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貧困縣全報銷醫改試驗 新藥政倒逼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3 23:11:40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又回解放前”、“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幹!”面對高額的醫療費,民間流傳著這樣的“經典”段子。

  交150元人民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就可實現鄉鎮衛生院住院全報銷,小病小痛等花費在150元以下的參合農民,只要到門診就醫的,也可報銷60%。2011年8月,國家級貧困縣——湖南桑植縣開始觸碰中國改革最艱難的區域醫改。該縣34.2萬農民在全縣46個鄉鎮衛生院住院都能享受全報銷政策,一個中國醫改的“神話”被傳開……

  經濟觀察網報道,在經歷陝西神木縣“免費醫療”的沸沸揚揚之後,桑植的各級政府,最不願被問及的就是“桑植和神木比怎麼怎麼樣?”。

  巨大懸殊的經濟基礎背後,如果說神木縣醫改依賴的是豐富的煤礦資源所帶來的“財政優勢”,在全國鮮有可複制性,那麼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的醫療改革,卻在告訴人們,它似乎可以成為一個可複制樣本。

  “其實,在我們這裡能做到的,放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做,就看想不想做。”湖南省桑植縣衛生局局長陳俊文說。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頭頂“國家級貧困縣”帽子20多年的湘西山區縣,是如何突破醫療改革困局,實現鄉鎮衛生院住院全報銷的?

  儘管嚴格說來,湖南桑植縣“試水”農民看病“全報銷”,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免費醫療,但這樣的准免費醫療模式,依然讓人向往。事實上,在施行基本藥物制度之前,包括湖南桑植在內,中國各級醫療機構普遍通過藥品差價銷售賺取利潤,以解決醫務人員工資、績效的不足,即所謂“以藥養醫”。

  在實施醫改前,地處湘西邊城的桑植縣,縣鄉醫院藥品差價率高達64%。

  值得追索的是,這個財力並不雄厚的桑植縣,在“高薪養醫”並不現實的情況下,是如果讓醫務人員割舍藥品差價的“剪刀差”,來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這一頑疾的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