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中日韓為何舍近求遠做生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1 00:11:33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近日,隨著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的召開,歷經10年的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建設終於迎來了談判啟動的曙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日韓經濟規模和跨國投資居世界前列,但三國間的相互投資與總體對外投資的規模相比仍然較小,因此加強中日韓產業合作,擴大相互投資,符合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三國間貿易總量落後歐美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稱,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全球各種類型的區域貿易協定數量不斷增長。尤其是2008年多哈回合7年談判破裂、2011年美歐債務危機的相繼爆發,對經濟全球化造成重創,使得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推進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的建立已經成為各國經貿發展的趨勢。

  同處於東北亞的中日韓三國人口占全球的22%,GDP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接近歐盟12萬億美元水平,與北美、歐洲並列為世界三大經濟圈。但是,在經濟一體化進程方面中日韓三國的進展卻明顯滯後於歐洲、北美,也遠遠落後於東盟和拉美。東北亞不僅沒有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甚至連一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都沒有。

  據統計,2011年中日韓的對外投資分別為676億美元、1156億美元、204億美元,但是三國之間的相互投資僅占對外投資總量的6%。尤其是中日韓之間的貿易量只占到三國貿易總量的不足20%,與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歐盟相比明顯處於較低水平,中日韓三國加強經濟合作的迫切性日益顯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沒有中日韓市場的一體化,亞洲經濟一體化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不到任何前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