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從從馬啟思在港澳所為看其在台政策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12:20:22  


  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據台灣媒體報道,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即將任滿,內定將由熟悉兩岸事務的現任國務院官員馬啟思接任,預計八月就任新職。

  美方消息人士透露,馬啟思的人事安排已大致完成作業,台灣方面也同意這樁人事安排,但人事案必須通知國會,在國會無異議的情況下才能完成程式,屆時國務院就會對外宣佈。由於馬啟思對兩岸三地事務相當瞭解,加上目前兩岸互動密切,需要找一個熟知當地事務的人,他是合適人選。馬啟思上任後,就須處理美牛進口、免簽證待遇等台美重大議題,但外交人士指出,美方政策方向很明確,處長換人並不影響重大事務推動,技術官僚層級會持續落實政策執行,處長主要是代表美國政府表達關切或協調。馬啟思目前擔任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澳洲、新西蘭暨太平洋國家事務主任,是一名資深外交官員。他曾經在AIT台北辦事處和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任職,並於二零零七年擔任美國駐香港澳門副總領事,二零零九年八月起代理總領事,二零一零年三月返回國務院東亞局任職。

  新華澳報刊登富權的文章說,現任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擁有公使參贊頭銜,在美國當過國務次卿的特別助理;再上一任的楊蘇棣當過大使;而馬啟思在國務院職稱是主任,駐外最高經歷為駐香港澳門副總領事。但台灣“外交部長”楊進添表示,美駐香港總領事館位階等同大使館,且直接對美國國務院負責,位階有別於美國在其他地方的總領事館。

  應當說,自馬英九四年前就任“總統”,承認“九二共識”並與中國大陸進行談判,及奉行“外交休兵”政策之後,美台關係是近年最佳的一段時間,基本上沒有甚麼風浪。亦即既沒有李登輝當政時,因為李登輝訪美違背承諾,發表含有“獨台”意識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公開演說,及台灣地區進行旨在凸顯“主權在民”,脫離以“大中原”為主體的原“憲法”的“總統”直選,而爆發中美之間的台海危機,儘管表面上美國是為台灣“安全”出頭,但美國人也因此而被拖下水而對李登輝抱怨不已;也沒有陳水扁當政時期,因為撕毀“四不”承諾,大搞“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公投入憲”、“廢統終統”、“入聯公投”等“台獨”分裂活動,而導致美台關係極為緊張,因而不得不多番警告陳水扁。

  實際上,馬英九上台後,無論是“大兩岸”--太平洋兩岸涉及台海事務的中美關係,還是“小兩岸”的關係,都風平浪靜,因而美台關係也就處於“蜜月”狀態。正因為如此,儘管在今年初的“總統”大選中,美國表面上表示中立,但由於擔心民進黨再次上台將會夢魘重演,因而以承諾提供免簽待遇及肯定“九二共識”等方式,暗中支持馬英九。

  但美國並非一開始就討厭陳水扁及民進黨人。早在台灣解除“戒嚴”之前,美國一方面要繼續將台灣列入第一島鏈,以防止共產主義“東擴”,因而必須繼續支持國民黨政權;另一方面卻以其“普世價值觀”,對當時國民黨政權實行專制統治及踐踏人權的做法十分反感,因而對高擎“爭民主,爭人權”大旗的民進黨人及其前身——“黨外”活動寄以同情。正因為如此,一些“台獨”分子在台灣島內遭受追緝時,就往往是逃到美國尋求庇護。在二零零零年的“總統”選舉中,更是出於“政黨輪替”的西方思維習慣,暗中支持陳水扁。

  正因為如此,陳水扁當選時,時任“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的楊甦棣就對“親愛的朋友”陳水扁當選“總統”喜不自禁,在各種公開場合讚賞陳水扁,並批評國民黨“不合作”。因此,當時就有台灣媒體形容楊蘇棣是與陳水扁“並肩合作”,共同壓制國民黨,安定局面。而在二00一年楊蘇棣離任時,陳水扁就向這位“親愛的朋友”頒贈大綬景星勳章。這是台灣當局與美國“斷交”後,二十二年來第一次贈勳予“AIT”的官員。由此可見,楊蘇棣與陳水扁的關係,已絕非“親愛的朋友”那麼簡單。二零零六年三月三日,楊蘇棣在再次赴台並升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之前,在華府舉行記者會表示,他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就認識“陳“總統”,他稱陳水扁為“我親愛的朋友”,他很期待會見陳水扁和其他的朋友。他在記者會上還特別用台語發言,並引用李登輝的話,說他“愛台灣”,也算是一個“新台灣人”。楊蘇棣在抵台履新後,當即就跑到他童年曾生活過的高雄市,操著台語與陳菊稱姐道弟,被政壇解讀為為“台獨大姐”撐腰。此後,他多次“挺扁”,還向台灣下了購買美國武器的四點“最後通謀”,引起軒然大波。

  當然,楊蘇棣作為美國政府的代表,不管是和陳水扁的私人關係多麼密切,也必須和美國官方的口徑保持一致,因而曾當面向陳水扁口頭傳達過布什“總統”措辭嚴厲的最新“講話”,並在陳水扁大搞“終統”、“入聯公投”時,也發表了若干譴責陳水扁的言論。這是楊甦棣作為美國的國家外交人員,必須服從國家的外交政策,因而其公開表現有時可能是“違心”的。實際上,楊甦棣在到香港出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後,就進行種種支持“泛民主派”的活動,因為是符合美國政府的政策的。為此,楊甦棣的所作所為,遭到中國政府的多次公開批評。

  其實,而在楊甦棣到任港澳之時,正是接替時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代總領事的馬啟思的。馬啟思在出使港澳的二零零七年至二零零九年八月間,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大力支持“泛民主派”,並完成了將美國官方與“泛民主派”主要人物的會面地點由美國本土轉回香港的轉折。而楊甦棣後來所作的一切,只不過是延續馬啟思的作為並將之“發揚光大”而已。

  馬啟思在接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後,是否也將會把他在香港的做法,照樣移植到台灣去,也就值得觀察。或許,他首先要做的是,向馬英九索討“助選人情債”,以催使馬英九兌現諾言為由,迫使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從而引發朝野撕裂對立。另外,為了幫助奧巴馬向美國軍火商“償還人情債”,促成美國主動向台灣出售先進武器,這則將會影響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