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日報:中美關係如何解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3 14:54:31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有人說,中美現在是“相互依存關係”,但是“不舒服的相互依存關係”。此話頗有些道理。不過,怎樣才能使這種“不舒服的相互依存關係”變得“比較舒服一點”呢?或者,至少“不那麼不舒服”? 

  解放日報刊登分析文章稱,隨著時代變遷量變進程加速發展,以及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中美之間在諸多領域確實已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一般情況下,兩國之間如果“相互依存”達到一定程度,關係都是比較好的、向上的,但中美關係卻不那麼舒服。原因是明擺著的,但說一說也許有利於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思考與研究。

  在全球治理和戰略方面,美國要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和平”,喜歡“主從關係”;中國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遵循“平等的夥伴關係”。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但不一定是“零和遊戲”,更不一定非“對抗”不可。美國宣示,它“決不做老二”,中國也並沒有說,“我一定要做老大”。美國喜歡談論它的“巧實力”價值觀,中國珍愛自己的“親和力”價值觀,何不讓世界各國自己去參照和選擇,以“和為貴”精神合作,共同探討“全球治理”的道路。果真如此,中美關係一大隱憂不難排除。

  文章表示,社會制度和執政理念是各國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美國不喜歡中國社會制度,盡人皆知。中國也並不認同美國的社會制度,人們也很明白。近幾年來,中美兩國領導人多次會談,取得了一些新的重要共識。去年,胡錦濤訪美同奧巴馬就兩國關係新的定位取得了一致,即“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奧巴馬本人還聲稱,“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將塑造21世紀”。美國一些部長們甚至說得更動聽,如美國和中國要“求同存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等等。如果這些話不是言不由衷,中美雙方都認真執行兩國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和兩國關係新的定位,特別是“相互尊重”這四個大字,中美之間結構性矛盾這一大隱憂,也不難排除。

  美國戰略中心東移在國際上已引起廣泛議論和巨大衝擊波。太平洋這邊的亞洲國家好像有點“幾家歡樂幾家愁”。最為興奮的當數日本,菲律賓等個別國家次之,以為“聯美制華”大好時機來了。不過,大多數國家並不認同,印尼、新加坡和印度都先後明確表示,“遏制中國”的政策不可能成功,在這個地區得不到支援,反對被逼“選邊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