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京報:日本為掠奪釣魚島已謀劃百餘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5 00:04:09  


  
  甲午戰爭後把釣魚島當成“戰果”
 
  隨後幾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與清朝關係惡化。而古賀仍在繼續著手準備開發釣魚島。
 
  1890年,新一任沖繩縣令丸岡莞爾重新向政府提出要將釣魚島“收歸國有”。但當時日本政府仍舊怕驚動清政府,沒有對此進行商議。即使在1894年甲午戰爭當年,日本政府在沒有足夠勝算之前,沖繩縣以“不明確釣魚島是否屬於日本帝國”為由,駁回了古賀開發釣魚島的申請。古賀不服,想到東京向內務、農商兩位大臣請願,並陳述島內情況,但這一申請也被駁回。
 
  《沖繩每日新聞》在1910年1月1日到9日對古賀業績作了連載,其中寫道:“如果政府(當時)內心認為釣魚島是無主地,那麼在對清發動戰爭前後,沒理由不批准古賀的開發申請。而實際上,政府正是因為知道釣魚島屬於中國,但因為還未完全戰勝中國,所以在謹慎地等待時機。”
 
  這一時機終於在日本確信甲午戰爭勝利的1894年末到來了。1894年12月27日,日本內務省和外務省針對在釣魚島建立標樁進行了秘密協議。1895年1月21日,內務大臣向沖繩縣令下令在島上建立標樁。但是1895年1月將釣魚島編入日本領土的內閣決議,直到近60年後的1952年才在《日本外交文書》第23卷中首次公開。
 
  不只是井上清,日本學者奧原敏雄也在《中央公論》1978年7月號刊登的“尖閣列島的領有權根據”(所謂尖閣列島即釣魚島——本報注)一文中說,“日本選擇在1895年1月14日進行內閣決議,將尖閣列島劃入日本領土,是因為確定甲午戰爭勝利,將要與清政府進行談判。日本政府判斷,已經失去台灣的清朝,不會對無主地的尖閣列島的歸屬進行爭論。但日本在這樣一個微妙時期實施領土編入,不得不讓人懷疑日本政府正是知道那是中國領土,所以才悄悄選擇好時機,趁機把尖閣列島作為甲午戰爭的戰果攬入囊中。”
 
  古賀辰四郎的兒子古賀善次也曾表示,明治政府宣布將釣魚島納入日本領土,是在父親探險10年後的1895年。父親曾經上書沖繩縣令,但甲午戰爭日本獲得台灣後,才宣稱對釣魚島的所有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