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商時報:台灣窮人會窮到連翻身機會都沒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5 10:11:17  


馬政府如今的心態,就怕企業做大,更怕富人更富。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台灣工商時報5日發表社論說,1966年,中國大陸掀起一場鋪天蓋地的政治運動,我們一般統稱“文化大革命”,在文革的十年浩劫里,大陸階級對立嚴重,經濟瀕臨崩潰,人才備受壓抑。不到半個世紀,馬政府堅持在台股推出台灣獨有的證所稅共識版,同樣的在製造階級對立,同樣的在自毀經濟長城,同樣的在扼殺人才。一場以台股為序曲的文革交響樂章,已在你我耳邊,低吟清唱。

  社論說,大陸文革的起源,是在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路線之爭,這和台灣當前的狀況一樣。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台灣奉行西方的自由經濟,30年來在社會上製造許多富一代,以及更多的富二代、富三代。

  有錢人怎麼過日子,在一個封閉的傳播環境底下,貧下中農無法一窺究竟,但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里,炫富式的食衣住行、吃喝玩樂,就如同楚門的世界般,眾目睽睽、一覽無疑,階級對立由此而生。地主、富人,不就是當年黑五類的頭號和二號戰犯嗎?於是,台灣社會有了排富心態,從去年的奢侈稅,到今年的證所稅、房地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甚至未來的房地產實價登錄、實價課徵,都是因排富而起,以打富做收。

  社論說,有錢人的錢怎麼來的?從窮人的仰角、彈頭學者的俯角來看,是炒股、炒房來的。請注意這個“炒”字,它代表這些財富的來源不當、方法不對、動機不純,所以政府必須遏止,甚至打壓。

  這些財富真的來得如此不堪、如此不淨?或許有的是。台灣有多少經濟罪犯逃亡海外,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為政者該把這些經濟罪犯繩之以法,讓他們為掏空台灣付出代價,但政府做不來,也做不到。留在台灣的富人,不論財富來源是否正當,手段是否得當,都要成為代罪的羔羊、批鬥的對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