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郭正亮:民進黨轉型停頓,流失機會之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1:55:50  


  中評社台北6月28日電/幾經波折,“立法院”臨時會將在7月24-27日舉行,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在美麗島電子報表文章“民進黨錯失機會,馬將鹹魚翻身” 指出,馬英九堅持不訴諸行政命令放寬瘦肉精,執意把美牛案送交“立院”審查,而且還夾帶證所稅+NCC人事案,完全沒有讓步跡象。但一般預料,三案都通過的機率很高,不但王金平和國民黨“立委”已經陸續歸隊,民進黨也不太可能繼續佔領主席台,朝野形勢已經逆轉。

  郭正亮文章指出,民進黨6月11-15日佔領主席台,至今才不過一個多月,何以朝野形勢逆轉如此之快?主因有三:

  一、國民黨轉趨團結,反美牛“立委”歸隊,王金平不再抵制。

  上次民進黨僥倖慘勝,主因是國民黨不團結,院長王金平拒絕清理現場,拒絕配合黨團發動清晨突襲主持表決,更是國民黨的受挫關鍵。但王身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並無任期保障,隨時可能因為違反黨紀遭到除名,面對國民黨馬主席的堅持硬闖,並不可能反對到底。

  二、民進黨佔領主席台,反而凸顯朝野惡鬥,淪為兩敗俱傷。

  民進黨佔領主席台,並未得到社會肯定,反而導致兩敗俱傷。根據台灣智庫事後民調顯示,儘管國民黨團支持度跌到12.2%,馬民調跌到15-22%,但民進黨團也只得到20.2%肯定,反觀對國、民兩黨同表失望的民眾高達28.4%,其餘民眾則不願表態。相較於反對瘦肉精民眾,動輒高達六成以上,民進黨的佔領主席台策略,反而喧賓奪主凸顯出令人厭惡的朝野惡鬥,不但模糊了瘦肉精主題,也無法得到多數反瘦肉精民眾的認同。

  三、馬政府轉守為攻,凸顯美牛案攸關台美關係和台美經貿。

  馬政府自6月18日之後,全面反擊民進黨政府也有“明知瘦肉精違禁,卻驗豬不驗牛”情形,凸顯出台灣不管誰執政,都難擋美國施壓的國際現實,儘管民進黨一再抗辯澄清,並無法抹煞美牛案與台美關係的高度關連。國民黨更乘勝追擊,結合藍媒全力凸顯美牛案不只涉及國民健康,同時也攸關台灣能否恢復TIFA、乃至啟動台美FTA談判。台灣民眾面對嚴酷的國際經貿現實,也不得不兩害取其輕,開始改用更多元的角度,綜合思考放寬瘦肉精美牛的利弊得失。

  他分析,經貿議題重返主流,將先以ECFA後續協商+洽簽FTA為兩大主軸,二者都對具有執政優勢、嫻熟經貿議題的國民黨較有利,但原本國民黨連續四個多月的粗糙決策,加上北京有意為民共交流開啟機會之窗,民進黨曾有幾次機會主導局面,卻因為錯誤判斷和轉型停頓,導致馬政府得以轉危為安。

  首先以兩岸議題為例,原本國共兩黨已經因為馬政府抵制平壇特區、一國兩區爭議、馬就職演說拒絕表述一中、拒談和平協議等等,導致兩岸氣氛陷入低迷。北京眼見國民黨吃定大陸,原本也想啟動民共交流,一方面向國民黨施壓,一方面擴大更多接觸。最明顯的正面指標,就是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海峽論壇公開表示:“即使是那些曾經主張、追隨和從事“台獨”的人,我們也鼓勵和歡迎他們回到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言下之意,民共交流並不以“先放棄台獨”為前提,只要“回到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即可,這在中共對台論述史上,無疑是一大善意調整。

  問題是,民進黨面對賈慶林空前的善意表達,卻毫無回應。蘇主席曾表示民進黨對兩岸“態度要開放、方法要靈活、要與時俱進”,但對大陸高層如此重大的民共交流呼籲,卻以“禁止現任黨公職參加海峽論壇”作為答覆。民進黨至今仍認定海峽論壇是“國共論壇”,但今年與會人數超過萬人,幾乎遍及台灣各縣市、各行各業。蘇主席原本承諾將成立具有決策性質的兩岸關係委員會,至今也毫無下文。

  更離譜的是,民進黨今年以來的兩岸政策主張,仍以“寧左勿右、安全掛帥、全面說不”的保守路線為基調,不管是針對大陸擴大農漁採購、專案核准金門大橋、鬆綁陸生三限六不、陸資來台、陸資投入公共工程、吳胡會提出“一國兩區”、博鰲論壇吳李會、黨公職+前政務官參加海峽論壇、馬就職演說改提“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高雄經貿示範區,全都採取“態度不開放、方法不靈活、向國共說不”的一貫反對立場,幾乎從未提出另類的正面主張。

  民進黨如此轉型停頓,當然無法開啟民共交流的機會之窗。

  其次是台美FTA議題。民進黨固然反駁反對瘦肉精,並不等於反美或反對FTA,但始終不曾說明一旦不放寬瘦肉精,究竟如何說服美國啟動FTA談判?畢竟目前與美國簽署FTA的國家,例如中南美洲、以色列、約旦、新加坡、澳洲、韓國等等,絕大多數都放寬瘦肉精標準,台灣與美國既無邦交,又缺乏談判籌碼,如何可能不比照日韓兩國,可以單獨成為美國FTA的例外?

  民進黨如此反對到底,當然會使自己淪為台美FTA的局外人。政治本來就是選擇的藝術,只有相對的得失權衡,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機會之窗稍縱即逝,以此觀察1月以來的國、民兩黨博奕,我們不斷看到國民黨犯錯、民進黨流失機會的重複畫面,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台灣經濟日趨險惡,國民黨最後坦承放寬美牛,就是為了啟動對美FTA談判,人民聽了即使心中有怨,卻不得不承認國民黨說的是實話。反觀民進黨,反對瘦肉精美牛到底,問題是,一旦因此無法啟動台美FTA,台灣經濟究竟何去何從?至今為止,民進黨並未提供答案。

  國共矛盾表面化,北京拋出善意願意啟動民共交流,但民進黨轉型停頓,始終沒有正面回應,蘇主席的兩岸轉型承諾,也絲毫不見落實。這些殘酷事實,只能使北京無從選擇,兩岸交流乃至兩岸議題,仍將繼續被國民黨壟斷。

  台美矛盾表面化,台美FTA成為全民關切,國民黨不得不讓步瘦肉精,以便啟動台美FTA進程。反觀民進黨反對瘦肉精到底,卻又支持台美FTA,這種明顯的矛盾,不但難以說服美國,恐怕也無法說服關切台灣經濟前景的國人。

  民進黨不斷錯失機會,等於讓國民黨得以轉危為安。尤其是,一旦過了7月下旬的“立院”臨時會,展望8月以後,馬政府必將轉向以ECFA+FTA為兩大主軸的經貿議程。民進黨既已錯失民共交流和主導台美FTA的歷史機會,馬回到最能主導的經貿談判舞台,很可能開始將民進黨邊緣化,不斷擴大朝野逆轉,甚至還可能因此鹹魚翻身,逐步恢復低迷不振的民調支持。

  弔詭的是,馬最該感謝的不是國民黨,而是一再錯失機會的民進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