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解讀:日本修改航天政策 試探誰的底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1 10:52:20  


資料圖片:H-2A火箭搭載一枚間諜衛星在2009年11月28日發射。這是日本的第五枚間諜衛星。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新華網發表《陳虎點兵》專稿文章稱,不久前,日本方面發出了一個消息,日本國會參眾兩院一致通過了修改後的《獨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法》。別看這個名字讀起來拗口,但實際核心的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删除了之前對宇宙航空開發活動當中有一條限於和平目的的條款。換句話來說就是日本在法律上已經可以將太空開發成果運用於軍事領域了。這個行動被大家解讀為:日本航天政策的再次“鬆綁”。

  實際上日本的太空政策最初有一個很明確的制約,那就是1969年日本國會通過的決議。這個決議當中明確規定了火箭衛星等的開發利用僅限於和平目的。這是最初的政策法規方面的制約,這個決議很明確,制約的也很嚴格。但是到了2008年,日本通過了宇宙基本法,這個基本法已經改變了1969年的規定,它正式認可日本可以擁有非侵略目的的衛星。

  從僅限於和平到非侵略目的,標明了日本的航天政策已經開始出現“自我鬆綁”這樣一個現象。

  實際上日本的太空開發用於軍事目的這種“鬆綁”過程,不僅僅限於法律條文,同樣也出現於實際操作當中。2003年,日本在“鬆綁”政策之前就發射過兩枚情報搜集衛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偵查衛星。偵查衛星用於軍事目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兩枚偵查衛星用於防禦還是用於其他的軍事目的,完全取決於擁有者在運用過程中的一些表現。

  可以看到,日本在實際行動當中的“鬆綁”比法律上“鬆綁”的進程更快一步,而且已經有所動作。

  說到日本太空政策的“鬆綁”不少人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日本為何要這麼做。原因很簡單,我們都知道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所謂的大國夢。用近年來日本自己的表述方法,那就是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正常國家必須要實現經濟上的自主,外交上的自主,政治上的自主和軍事上的自主。軍事上自主在目前階段被日本視為成為“正常國家”需要突破的一個重大障礙,這一次太空政策的“鬆綁”實際也主要在於軍事領域,這是日本追求大國夢當中必須要經過的一個步驟。

  日本的“大國夢”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單從外部制約來說就有兩重。一重是柔性制約,這重制約來自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太國家。在輿論上、外交上對日本“鬆綁”行動的制約。因為日本存在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所以世界各國,特別是在日本周邊的一些國家,對日本重走軍事大國的道路抱有相當的警惕,一旦日本有所動作,這些國家肯定會從輿論和外交上對日本有所表示。但這些表示或壓力並非剛性制約因素,真正的剛性制約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對日本進行剛性制約的國家就是其親密盟友,美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