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對外援助不算多 僅占GDP萬分之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3 16:45:02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中國對外援助過多!”“打腫臉充胖子!”“形象工程!”……在近年部分網絡輿論喧囂中,中國對外援助被扣上一頂又一頂帽子。中國總體上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國內還存在不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某些受援國後來對華關係發生變化,等等,都成為批評者抨擊中國對外援助的理由。

  環球時報刊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的文章說,其實,即使不考慮歷史上援外對中國突破嚴酷貿易禁運開辟市場和外交陣地的不可替代作用,不考慮援外曾經如何為中國成為全球工程承包大國奠定基礎,不考慮援外可能為中國創造多少未來市場等等,僅就成本支出而言,中國對外援助也遠遠談不上過多,不足以對我們的財政和經濟構成負擔,反而偏少,與大國地位不甚相稱。

  首先,中國援外支出占我國財政收入和GDP比重很低,僅占財政收入的千分之幾、GDP的萬分之幾。根據歷年財政收支數據,同期中國援外支出絕對金額從60.69億元上升至136.14億元,增長124%,占我國GDP比重從0.038%下降到0.034%,占我國財政收入比重從0.230%下降至0.164%。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中國財政和經濟的沉重負擔。

  如果將通貨膨脹因素納入考慮,我國援外支出增幅更小。2004—2010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7.63%,以人民幣計算的援外支出剔除通脹因素後只增長90%。

  進一步與同期我國財政教育、科技、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支出相比,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援外支出比這些項目的支出少得多,增長也慢得多,根本不足以明顯擠占國內民生和發展資源。

  比如,2004年中國財政教育支出等於當年援外支出的55.5倍,2010年上升到92.2倍;2004年中國財政科技支出相當於同年援外支出的5.5倍,2010年上升至23.9倍;2004年中國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相當於同年援外支出的25.1倍,2010年上升到67.1倍;2004年中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相當於同年援外支出的14.1倍,2010年上升到35.3倍;2009年中國財政住房保障支出相當於同年援外支出的5.5倍,2010年上升到17.5倍。

  2004年到2010年,中國援外支出金額增長124%,各項國內支出增幅少則近3倍,多則近9倍。以影響國內民生為由主張壓縮援外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由此可見,中國對外援助實在算不上太多。從我國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來看,對外援助是必要的。我們的對外援助具體形式、方法需要不斷更新,但有些人既指責中國國際形象不好、不負責任,又激烈抨擊中國對外援助,除了干擾實幹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