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財政管家不應為採購“節約”沾沾自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15:22:18  


  10年時間,一方面是規模增長了10倍,另一方面是“累計節約”6600多億元。在此次紀念《政府採購法》頒布十周年暨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財政部主要官員對採購法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顯然表示了極大的肯定,財政部官方網站稱是“肯定了輝煌成就”,沾沾自喜之意溢於字裡行間。採購法的頒布和實施,毋庸置疑,給政府採購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管理和效率方面的明顯改善,無可否認,但財政管家就此而沾沾自喜,顯然是過於沉湎簡單的數字成績了。

  首先,從數據本身而言,就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只聞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億元,但所節約資金這個數據如何得出來的,並未有詳盡的說明,從字裡行間,大概可以捕捉到信息是:資金之所以得到節約,得益於優先採購國產品,加強了對進口產品審核,基本建立強制採購節能產品制度等。如果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這只能說明過去的採購過於粗放,如今通過採購法,一定程度實現了採購的合理歸位,是對過去粗放型的糾偏,這怎麼能算是事實上的節約呢?顯然,這是過於興奮的自我解讀了。

  其次,從政府採購的質量上講,也並不出色。政府採購,往往都是大手筆,在體量上能省則省,固然是值得提倡,但從政府採購的本身屬性來看,優質採購更為重要,因為政府採購直接與社會公共服務相關聯,在採購產品的選擇上,順序安排上,都可能直接與民生服務產生直接的關聯,是否優質採購,不僅關係到是否為納稅人花好每一分錢,還關係到公共服務的優劣。從屢屢曝光的各種天價政府採購來看,採購中可謂暗流湧動,招標不透明、監管不力、潛規則盛行等亂象備受國人詬病,以最近的新聞為例,鐵道部耗資2千萬宣傳片成本僅十幾萬元,其症結正在於招標程序的缺失,沒有了公平競爭,必然衍生亂象,不僅浪費了納稅人的錢,也抹黑了自己的形象。

  政府採購,停留在數字上的沾沾自喜。從某種程度上講,體現的依然是“數字GDP”思維,構陷的也是數字陷阱而已,沾沾自喜於其中,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所在,將合理糾偏當做“節約”功勞來炫耀,財政管家當認真反思,優質高效地管好納稅人的錢。(時間:7月9日 來源:荊楚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