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地方政府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密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17:42:47  


 
  一、建立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議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設施基本完備作為衡量省、市、區是否協調發展的主要指標,盡快取消地方的GDP、投資等規劃指標,不再把這類經濟指標作為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內容,以利於保證全國政令統一、市場統一。對於近年來已經形成的20多個國家級區域規劃,建議“十二五”時期中央突出抓好西部大開發,對於其餘跨省的重在指導,省內的由各省自行協調。要警惕過多的國家級區域規劃形成層次不等、種類繁多、畫地為牢的各類財稅、土地、外貿等優惠政策,助長地方政府主導的區域性GDP競爭,結果反而割裂了全國統一市場。地方政府要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加強對本地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提供各項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

  二、明確劃分各級政府事權財權。按照公共財政框架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落實與之相匹配的財力。建議逐步將基本公共服務事權適時適當集中到中央,由中央統籌平衡各地基本公共服務的標准,并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盡快將各級政府間財稅關系、責權劃分等基本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規範,限制中央政府部門的自由裁量權,杜絕“跑部錢進”的弊端,同時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三、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社會組織、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如企業經營決策等,堅決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如基本公共服務等,切實管好。以制度保證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四、大力發展和規範社會組織。我國現在已有40多萬個社會組織、中介機構,但絕大多數存在“官辦、官管、官運作”的現象。市場主體自律與自協調機制的缺失,迫使政府在社會和經濟管理方面維持“管得過寬、管得過細、管得過死”的局面。在國家法律框架內,發展完善社會組織,形成靈活的社會自協調機制,有效平衡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清晰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的重要前提,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題中應有之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