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人魚襲人暴露防範物種入侵的軟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2 21:17:08  


   7月7日,廣西柳州的張先生在柳江河遭遇3條食人魚襲擊,而早在2006年,北京就發生過由福壽螺染病報告病例增多的事件。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福壽螺,當初被一些商人作為餐桌美味引進中國養殖,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態殺手”:最愛啃食水稻秧苗而且食量相當驚人,是名副其實的“水稻天敵”。事實上,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就正式將其列入首批入侵我國16種外來物種的“黑名單”。

  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外來物種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都可能在我國找到合適的栖息地,中國已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從水葫蘆、水花生,到食人鯧、紅火蟻,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多達400餘種。(2006年5月31日《中國環境報》)

  這些外來物種一旦在國內定居、繁殖和擴散,最終將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危及動植物多樣性。有科學家將外來生物入侵比作“生態系統的癌變”。這種“癌變”除了破壞遺傳資源以外,還導致農、林、牧、漁業的嚴重損失,甚至威脅公眾的生命健康。食人魚繁殖速度快,國內河流普遍缺少對其自然制約的因素及天敵。一旦在某一流域達到一定的規模,就會大量地“屠殺”水中的其他魚類,給當地生態平衡帶來嚴重的危機。

  遺憾的是,國民對此尚未引起足夠的警覺。據報道,曾被大連市民從國外空運而來的“一枝黃花”,花粉飄到室外,結果大量繁殖成災。有些經濟部門引入物種時甚至明明知道一些外來生物是有害的,但受利益驅使仍大量引進。由於有關法律、機構和制度嚴重缺位,科技手段不發達,預警應急機制存在缺位的隱患,一些外來物種在我國肆虐之際,我們常常手足無措,嚴重暴露了防範不良物種入侵的軟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