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媒:中國在日影響力擴大 引發日中摩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7 11:36:29  


中國駐新瀉領事館今年春天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中國游客,他們中有很多都是來尋找新景點的旅行社工作人員。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角色轉換:中國正在成為日本市場的重要投資者,而日本的地位卻在下降。這種轉換正在引燃兩個鄰邦之間的宿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日本港口城市新瀉,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表現為市民圍繞新建一座中國領事館的問題而產生的一場惡鬥。新瀉的顯要人物為在這座城市設立中國領事館游說了多年。他們前往北京,贈送本地產的清酒,希望設立中國領事館能為他們身處困境的城市帶來遊客和生意。新瀉位於日本海之濱,有人口80萬。

  但就在他們大功告成、中方宣布要建設這座領事館的時候,新瀉本地人卻爆發了示威活動。約1.5萬人簽署反華請願書,示威者用自己的卡車封鎖街道。在今年3月份,新瀉市議會通過決議,要求更加嚴格地控制外國人購買土地。由於東京和北京正努力構思在新瀉設立中國領事館的下一步措施,領館的建設工作仍然沒有開始。

  領導抗議活動的市議員深穀成信(Shigenobu Fukaya)說,讓外國人生活在我們城市的中心、躲在高墻背後會讓人不安。他認為這座領事館將給新瀉帶來“討厭的元素”(即中國人),同時帶來更多的犯罪。

 這場爭議體現了日中關係的複雜性。兩國擁有共同的文化,都擁有長期經歷戰爭創傷的歷史。從13世紀初以來,兩國多次入侵對方,但與此同時中日間也保持著活躍的雙邊貿易,這種貿易把宗教和火器傳入日本,把礦產和木材運往中國。日本在上世紀30年代曾殖民中國並屠殺南京平民,這些在現代史上產生深刻影響的事件對今天的日中雙邊關係仍有揮之不去的陰影。

  很多日本人深知,中國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有望在日本努力恢復經濟活力的過程中給它帶來幫助。但與此同時,日本民眾對中國的敵意也在上升。

  一個能夠恰當體現這種情緒的例子是:上個月因兩國圍繞幾座雙方都聲稱為本國領土的小島發生激烈的外交衝突,日本臨時召回了它的駐華大使。之前在5月份,憤怒的一方是中國,當時日本民族主義者在東京為一群被中國視為恐怖分子的維吾爾族分裂主義者舉辦了一場大會。

  前不久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日本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印象,比上年同期高六個百分點。接近三分之二的中國人也表示他們對日本持負面印象。

  中國的投資讓很多日本人想起本國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下降。在經過多年高速增長之後,中國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那之前,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維持了40餘年。

  1998年以來一直在東京富士通研究所(Fujitsu Research Institute)觀察中日關係的華人經濟學家金堅敏說,一方面日本希望利用中國的崛起,另一方面它又忍不住擔憂;它還沒有想好怎樣跟新來的資金和人員打交道。

  中國在日本的具體投資數額很難估計,因為某些交易是通過第三國進行的。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對日直接投資淨額在2010年達到創紀錄的3.38億美元,約為五年前水平的20倍。(2011年因為福島核事故的發生,包括中國投資在內的對日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略有下降。)

  中國的投資規模落後於在日本的其他主要投資者,比如美國和英國。美國和英國2010年在日本的投資規模分別為35億美元和52億美元。儘管如此,追蹤單筆交易的專家稱,中國資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