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成品油調價機制仍“難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4 08:42:18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路透社8月13日報道《中國成品油調價機制仍“難產”》,摘要如下:

  中國發改委宣布,自本周五起上調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漲幅分別為4.5%和4.7%,為年內第六次調整。然而,對包括縮短定價時間在內的新的價格形成機制一事仍未提及。

  中國發改委宣布,自本周五起上調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漲幅分別為4.5%和4.7%,為年內第六次調整。但發改委本次對包括縮短定價時間在內的新的價格形成機制一事仍未提及。

  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此前接受採訪時,曾就推出包括縮短定價時間在內的新機制列舉過兩個條件,即“國際油價正好滿足國內成品油生產成本,也是國際油價相對比較合理的時候。”而縮短定價機制最直接的作用是令國內成品油價乃至化工行業下游的現貨市場都可以與外盤聯動吻合,這勢必加劇國內市場的波動性。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已經迎來推進價改的難得時機,因目前油價相對溫和,也順應調結構的基調,政府應該及時利用。但政府也有自身考量,其比較擔心的應該是價改可能對下游市場和消費端造成影響。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稱,“價格機制一旦放開,成品油價格可能一個月會調整三次或者還不止,如果遇到原油價格單向大幅度上漲,消費者能否承受?下遊行業該怎麼辦?”顯然這種情形會對當前的經濟和社會形勢造成不穩定因素。他稱,這不僅會影響CPI,而且對整個宏觀經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