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李明博登島真使奧巴馬尷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5 00:13:24  


 
  位處中國東海的釣魚島最近也因日本爭奪掀起汹湧波濤。自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發生以來,中國一方面高調進行外交宣示釣魚島為中國固有領土,一方面加強派遣海監、漁政執法船只對該海域巡邏。日本也不示弱,在《年度防衛白皮書》中一再鼓吹中國威脅論,聲稱要對所謂“西南諸島”(實指中國釣魚島)增強監視與防衛能力。日本右翼勢力配合政府侵占中國釣魚島的活動也不斷加強。特別是今年以來,以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為首的右翼政客發動幕捐購島運動,迫使野田佳彥政府由幕後走到台前。從7月中旬開始,野田政府對釣魚島問題表態越來越強硬,首相與外相輪番強調《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拉大旗作虎皮威脅中國。野田佳彥甚至說出“將考慮出動自衛隊以堅決的態度應對”在釣魚島發生的“別國的違法侵犯行為”之語。

  日本政府對釣魚島擺出咄咄逼人的架勢令美國逐漸感到東亞局勢失控的危險。美國近年施行“重返亞洲”的戰略棋局,日、韓均為棋子。美國加大軍事壓力以遏制中國軍事增強的目的,是期望繼續在亞洲掠奪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的資源與勞力。進入新世紀,美國通過每年一度與中國高層互訪及所謂兩國“戰略與經濟對話”活動,已成功將中國變成了資源與勞力的掠奪地與廉價商品製造地。對於在中國的豐厚利益,美國當然是不願失去的。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受到歐洲制肘,雙方為竟爭中國市場引發經濟危機,美元與歐元、次貸與主權債務,危機一波接一波,搏鬥至今膠著,勝負不見分曉。加上美國國內政治內鬥、貪婪導致分配不勻與失業率增加,使奧巴馬當局不能放任日本此時借釣魚島向中國攤牌。

  顯然,日、韓兩國的背後主使都是美國,這是東亞局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必須考慮美國因素的原因。在觀察李明博登臨獨島事件的時候,判斷美國在其背後的作用也理所當然。一段時間來,美國策動日韓頻繁聯合軍演,製造遏制中國的聲勢,有撮合“日韓聯盟”之嫌;但此次李明博登島引發日韓島嶼爭執令美國調解尷尬卻未必使然。人們暫時從李明博登島事件不能看出美國的授意,或許是因為李明博此舉的確可以起到“討好選民”與“掩護家族醜聞”的作用,然而,登島舉動出於美國指使也有其原因:一是美國顧慮中日釣魚島爭端惡化將影響來自中國的經濟利益;二是李明博從來為美國馬首是瞻者。美國縱恿李明博選擇“8•15”光復節前登島挑釁日本,是用以緩解日本在釣魚島的著力,從而為中國解脫而營造暫時的“和諧 ”環境,使中美下半年高層訪問而簽下廉價輸美商品大單並讓中方購買美國債券鋪平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