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反思:“倫敦碗”裡還少了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4 09:38:40  


 
  文章說,在中國,開發消費奧運冠軍的名譽價值,早已成為社會“顯規則”。於是很多人都把地方政府鍥而不舍建造一些“面子貼金工程”的動因,歸咎於國家對奧運冠軍的重獎政策上。事實上,即便在西方國家裡,官方為鼓勵運動員爭金奪銀,也會拿出一些補貼獎勵。很多西方國家同樣將奧運奪金當作榮耀,將金牌榜“寒酸”當作羞辱。

  金牌是非爭論的背後是對“舉國體制”的關注。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到底是該大變革了,還是“舉國體制是中國在長期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體育發展模式,適合中國的發展實際”?這些爭議並不會因為奧運會的閉幕而平息。有意思的是,在詬病舉國體制時,也有人在網絡論壇裡貼出了“美國家庭培養奧運冠軍的昂貴費用”的帖子,稱倫敦奧運女子體操全能冠軍道格拉斯的母親,在女兒訓練方面的投入毫不吝嗇,結果不堪重負申請破產。當“舉家體制”PK“舉國體制”,“如何培養真正的奧運冠軍”這樣的命題勢必繼續發酵。

  如果你細細品味在“倫敦碗”裡上演的這場“快樂和榮耀”的盛宴,其實媒體呈現給公眾的並非是單純的快樂。百分之九十的話題,都不是純正的體育欣賞,而是複雜的社會反思。規則倫理、賽制反思、唯金牌論以及舉國體制,這些話題並非不能出現在“倫敦碗”裡,相反,它們的呈現更有助於維護奧林匹克運動公平競爭的原則,確保大家在更規範嚴謹更公開透明的競技環境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只是,如果媒體和輿論只是放大這些反思性的話題,“倫敦碗”裡單純的快樂是不是少了那麼一些?

  我相信那些真正欣賞比賽的人,不會把過多的心思投放在諸如“陰謀論”“受害論”這些情緒的糾結中,也不會把對“奧運金牌觀”的糾偏當作首要任務。當體操賽場上小姑娘們為爭金奪銀騰空翻轉時,他們更懷念科馬內奇、霍爾金娜式的優雅舒展;當陳一冰只能屈居亞軍時,他們未必糾結那塊失落的金牌,而是會想起涅莫夫: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男子單杠決賽中,涅莫夫堪稱完美的表現卻公然被黑。看台上長達10分鐘的噓聲為涅莫夫鳴不平。最後時刻,涅莫夫站出來,向觀眾席致謝,並請大家平靜下來,讓比賽繼續。

  多年後,很多人能懷念起的未必是和金牌有關的人和事,而是那些誕生傳奇的運動員。比如霍爾金娜的美,比如涅莫夫的紳士,比如埃蒙斯的悲劇,還有德國老將丘索維金娜“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堅持……

  文章指出,奧運是一場競技也是一場表演,在折射諸多“無政治不奧運”的宏大命題之前,它首先展現的,是人類超越自我挑戰極限時的力與美,這些內容需要我們抱之以單純的欣賞的眼光。然而在這一桌“倫敦碗”的盛宴裡,我們可能恰恰缺少了一種欣賞的力量。來自中國媒體的聲音,似乎喧囂多於觀察,嘲諷多於領悟。急於為體育特別是競技體育貼各種標簽,而放棄對其基本內涵的欣賞、學習,這大概也算不上是體育文化演進的正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