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電商大戰”的底線究竟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6 15:52:47  


  號稱“史上最慘烈”的電商“價格戰”打響。根據一淘提供的第三方“戰後信息”,昨日6大電商的大家電商品11.7萬餘件中,僅有5000多件商品價格有所下降,占比約4.2%。而調查顯示,多數網友對價格戰並不認可。

  由京東商城率先挑起,蘇寧、國美積極應戰,號稱為“史上最為慘烈”的電商“價格大戰”打響,包括其他電商平台與廣大消費者在內,中國電子商勢必將捲入這場浩蕩風波中。這場戰鬥究竟是國內幾大電商平台的慘烈攻防戰,還是虛晃一槍在攻守聯盟,是各家在拼血本賺人氣,還是所謂聯姻“拯救”中國低迷的電商市場,隨著價格戰的持續升溫,未來自有解數。

  在這場所謂“電商大戰”尚未真正達到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時,我們有必要嚴正提醒幾位電商老大,這場爭鬥並非毫無節制。無論交戰各方怎樣應對,還是處於一種怎樣的目的,以及未來這場爭鬥到底怎麼收場,必須遵循一個不能違背的底線,鬥歸鬥,請別忘記作為一個商家對廣大消費者的莊嚴承諾。不要因為商家之間的爭鬥,而傷及共同的“上帝”,顧客的利益絕對不容侵犯,這場爭鬥的底線就是必須確保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不被侵害。

  戰前,雙方在網上的口水戰已經起到明顯作用,不僅吊足了廣大消費者的胃口,引發媒體關注,成為輿論咀嚼的熱點話題之一。不少專家與學者在爭議是否對這種商家之間動輒“挑戰”式的爭鬥予以干預時,消費者則是滿懷激動期待商品全線降價時刻來臨,這場大戰則讓我們一直不溫不火的電商平台,突然火爆起來。無論是京東,還是蘇寧、國美,這場爭鬥某種意義上說,已經起到了良好的宣傳造勢效應,幾家後台流量也史無前例的飈升上去。先不說打不打,至少大家都成了被關注的焦點,這對渴望贏得全民關注作為發展動力的電子商務平台而言,是一種共贏,而這並未有什麼不妥。

  至於政府是否要去干涉這種商業行為,要看這樣的“價格戰”是否違背商業法規,是否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這也是政府干涉的依據所在。倘若,這種大戰僅僅是商家之間的市場行為,我們盡可坐觀龍虎鬥。市場經濟下優勝劣汰,企業的生存依賴於自身的生存能力,“價格戰”也同樣是商家之間開展競爭的有效途徑之一。因而,對於這樣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我們毫無理由去干預,所謂擔心拼殺會造成行業受損的說法自然不能成立,商場如戰場,只有這樣慘烈的競爭才能造就商業英雄。中國的電子商務平台要想華麗轉型,這樣的激烈之戰,是不能或缺的煉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