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陝西安監局長微笑門”:官場缺權力倫理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9 10:57:28  


8月26日淩晨發生的延安車禍,令人悲慟,然而車禍現場,一名官員背手挺肚、疑似滿面笑容的畫面,激起了網友的集體憤怒。有網友稱,這位官員就是陝西省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達才。
  “嚴肅追責、穩妥善後”,這是“8•26”延安特大車禍的關鍵詞。其實,再嚴苛的追責與再完美的善後,也無法彌合生命消逝之痛。就在輿論欣慰於事故真相掘進的速度與問責的決心時,公眾發現新華社拍下的現場圖片中,竟然有一當地官員在事故現場“傻笑”。

  8月28日《錢江晚報》消息說,這張照片在微博中流傳後,惹得網友非常不滿。隨即,網友人肉出圖中官員是陝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據說,楊局長的麻煩,後續的還有一系列的“名表懸疑”。

  這是最底線的世故人情——在慘烈的事故現場,越是春風滿面的微笑,越是讓人心寒齒冷。有人說,你不能要求每個在現場的公民集體演出悲傷與絕望。這話當然有理,道義層面的悲憫,不是法定的責任。何況,官員也是人,不可能一分鐘60秒保持某種官版的表情。既然沒有正對著鏡頭刻意微笑,那麼,這樣格格不入的笑容也許是與同事或領導的一個招呼,算不上對公共事件的姿態與反應。硬是上綱上線,反倒顯得我們的憂傷刻板而不夠真誠。

  楊局長的“笑場”,也許從兩個層面解讀更為妥當:一者,作為一般行為,確實沒必要以誅心之論諷刺挖苦。一幀定格的照片,不能360度還原一個不被誤讀的現場。在諸多公共事件中,我們已經一次次認識到,孤立的片段既是真相,又未必是真相的全貌。在斷章取義成為輿論傳播慣性的時候,秉持起碼的理性與警惕,是對公民權利與自由最好的尊重。

  二者,作為職務意義上的微笑,我們確實沒法原諒這樣的“笑場”。即便是有一百個需要微笑的理由,但在特大事故現場,一個地方安監一把手,肩上必然對應著或明或暗的責任與擔當,即便真相未明,滿地也是不盡的反思與追問,哪來如此沒心沒肺的笑意?“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於風險社會而言,事故與災難也許逃不過概率上的可能,但痛定思痛、反思公共安全上的疏漏與短板,恐怕更是務實之舉。從這個意義上說,官員在現場的舉手投足,在公眾眼中既是對事件最真實的“情感流露”,更是對日後工作的“立體詮釋”。嚴肅的安全事件,能被盈盈笑意一帶而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