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默克爾訪華意義遠超“熊貓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1 01:05:46  


8月3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儀式,歡迎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大熊貓“寶寶”的離世,似乎並沒有變成中德關係變壞的預兆。德國境內的最後一隻大熊貓“寶寶”,在上周三以34歲的高齡於柏林動物園逝世。而在“寶寶”還年輕的那個時代,它則在中德外交舞台上扮演過兩國關係象徵的角色。在時任西德總理的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於1980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寶寶”被作為禮物由當時的中國領導人華國鋒送給了德國。
  
  就此,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網站刊文指出,在“寶寶”遠赴德國生活的同時,德國與中國的關係也開始穩步地向前推進,進而超越了“熊貓外交”的階段。現在,在建立外交關係40年後,中德兩國的合作呈現了極其緊密的狀態。而這段親密關係最為明顯的表現,則是中德兩國政府間磋商機制的建立。對於德國而言,其只與六個其它的國家保持了如此緊密的交流,而且這所有的六個國家都還是歐盟的成員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四抵達北京進行第二輪的政府磋商,隨行的有7位部長。在去年6月的第一輪磋商中,中國的政府首腦與13名部長一道訪問了柏林,這一規模則超越了任何其它的海外訪問。兩國的磋商成就了14項協議的簽署,這其中商業交易的價值達到了大約200億歐元。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歐洲又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反過來看,中國是德國第五大的貿易夥伴,同時還是德國歐洲以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欣欣向榮的、以中國為目的地的德國機械以及汽車出口,在某種程度上還緩衝了自己的歐洲夥伴們因歐債危機而變得疲軟的需求。
   
  特里爾(德國西部城市)的中國問題專家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表示,“雖然(中德兩國)間或還是會有一些摩擦,但鑒於眼下的合作相對還算順暢,這種經濟聯繫絕對是至關重要的。”而韓博天所說的摩擦,則主要是指知識產權問題以及中國對稀土資源的出口限制。據韓博天所言,中國與德國在工業生產領域形成了某種“勞動分工”,“德國負責生產高科技以及高端產品,而中國負責供應處於中端的工業產品,(兩國)主要面向的是發展中以及新興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