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時評:正視礦難頻發的逼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1 10:30:16  


四川省攀枝花市肖家灣煤礦事故救援現場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連續兩天,兩起礦難,使人們的心情瞬間變得沉重:28日的新疆昌吉礦難,6死6傷;29日的四川攀枝花礦難,19人死亡、28人被困。接連的礦難與生命的死傷令人心痛,也再次發出對煤礦安全生產的聲聲逼問。

  就此,新華社刊登時評文章稱,生命無價,災難無情。多年來,我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法規制度和重大政策措施,努力推進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但礦難頻發勢頭仍未得到徹底遏制。礦難事故在一段時間內的增加,反映出礦難治理背後的深層次矛盾。

  誠然,我國煤礦自然開採條件較差,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但是,防範礦難能力不足決不能只是怨天尤人,強調客觀。不必諱言的是,因為采礦業利潤空間大,往往成為一些地方完成財政指標、刷新GDP的重要選擇。與此同時,卻忽視了對安全運行質量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安全執行力不強等諸多問題的解決。

  文章表示,血的教訓證明,一些礦難的發生,往往與法治意識淡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有直接關係。要把礦難消弭於萌芽狀態,必須將安全責任、標準制度、安全科技、資金投入、教育培訓、許可准入、基礎建設及應急救援等落到實處,成為每一位礦工生命的堅實屏障。

  治理礦難,不僅是個技術性問題,更是關乎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問題。保障礦工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價值訴求,如果沒有公眾、社會監督的深度介入,就很難形成有效約束資本逐利與權力濫用的弊病。同時,還需及時制訂增加企業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提高傷亡賠償標準等措施,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

  文章還說,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我們珍惜;每一起礦難,都值得我們深省。在一次次慘痛的事故前,我們必須認真查找管理制度上的不足,真正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體系,讓礦難悲劇不再上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