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互信 台灣提升外貿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2 16:31:55  


  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中央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說,以對外貿易作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台灣,在面對國際上各經濟體紛紛推動雙邊或多邊的自由貿易區,多年來一直舉步維艱,這就不能不承認過去兩岸之間遲遲未能建立互信,導致大陸因提防台灣而使各國怯於與台灣建立自由貿易區。 

  八月三十一日,大陸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大連表示,大陸若協助台灣和外國簽署貿易協議,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此項表態應以善意視之,並作為台灣突破遭受邊緣化、提升外貿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有利於馬英九提出的八年加入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  

  在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前,台灣和主要貿易伙伴完全沒有簽訂雙邊協議,以致台灣在區域經貿整合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所幸在馬英九的堅定推動下,海峽兩岸於2010年簽署了ECFA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後續商談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換句話說,台灣與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超來源之間的經貿正常化已走上軌道。 

  文章指出,ECFA是在一中原則下進行的,無此原則,就不可能有ECFA。這種形態的雙邊經貿協議,無損台灣的政治地位,卻有利台灣的經濟發展,迫使原來幾乎誓死反對ECFA的民進黨,也不得不改變立場,“概括承受”。 

  ECFA簽署後,台灣和新加坡展開了經貿合作協議的談判,也和紐西蘭共同研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與日本簽署了投資保護協議。這些都是過去兩岸沒有互信情況下不可能的任務。可見隨著兩岸互信的建立及增強,台灣的外貿格局才有機會提升,否則外國在對立的海峽兩岸之間選邊站的結果,只會使台灣不斷被壓縮。 

  而兩岸互信是離不開一中原則的。大陸方面既已認同兩岸以“各自的規定”來處理一中原則,那麼兩岸“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共識,便足以讓台灣加速和其他經濟體商簽經貿合作協議或自由貿易協議,在此過程中,大陸不僅無阻撓之理,還應如鄭立中說的予以“協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