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稱俄加強遠東武器部署 抗衡美重返亞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7 06:48:55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稱,近段時間以來,美國重返亞太的腳步越來越急促。在軍事部署上,美海軍將把其六成兵力移至亞太地區,包括部署六艘航母、大部分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鬥艦及潛艇等,其他軍兵種的調整方案可能也會很快出台。種種舉措,構成了一幅美國鷹盤旋亞太的圖景。

  圖景之下,作為傳統戰略對手的俄羅斯對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不可能無動於衷。那麼,奉行“歐亞政策”的俄羅斯雙頭鷹在軍事方面又是如何作為的呢?

  美國重返亞太,直接從三方面威脅俄羅斯

  國際社會沒有永恒的朋友和對手,只有永恒的利益。當今各國行事,均奉行國家利益至上原則。因此,在觀察俄羅斯軍事應對美重返亞太戰略時,不妨先看一看美國的重返究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俄羅斯的哪些利益。

  首先,美國的重返提升了日本在南千島群島爭議(日稱北方四島)上的底氣,給俄羅斯的實際占領帶來嚴峻挑戰。

  長期以來,日俄圍繞國後、擇捉等四島問題摩擦不斷,俄羅斯的強勢應對讓日本時常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無奈感受。而時下,日本借美國重返亞太之機,積極商討美日同盟的深化和擴展,針對與周邊國家的島嶼爭議問題,擬定防衛協作計劃,開展針對性訓練,極力提升聯合作戰能力。對俄羅斯而言,這既是警示也是威懾。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俄羅斯絕不會放棄資源總價值將近500億美元的四島,防備美日同盟的覬覦儼然已是俄重點關注之一。

  其次,美國重返亞太是對俄羅斯在遠東地區新一輪的戰略壓縮。儘管當前外界一致認為,美國重返亞太主要在於遏制中國的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美國的舉動亦有遏制俄羅斯在遠東發展的戰略考量。

  冷戰結束後,美國並沒有放慢壓縮俄羅斯戰略縱深的腳步。1999年,南斯拉夫的分裂讓俄失去了在巴爾幹半島的立足之地;2000年後開始的北約和歐盟東擴,又使俄羅斯在東歐陣地上頻頻失守;借助2001年打響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成功地在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的中亞打入楔子;2008年的俄格戰爭又讓俄羅斯黑海地區再次告急。由此可見,美國對俄羅斯的戰略壓縮是不遺餘力的。

  時至今日,對俄羅斯的封堵只剩下遠東和北冰洋兩大方向。由於技術難題,北冰洋上的爭奪尚難以開展,但美國的高調重返已使尋求成為全球大國的俄羅斯不得不考慮應對戰略壓縮的反制之道。

  最後則是美國重返亞太促成軍事同盟的鞏固,將可能對俄羅斯在遠東乃至整個亞太的利益構成潛在威脅。2012年8月,《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正欲打造亞洲版的導彈防禦系統。儘管美國政府解釋稱該系統僅針對朝鮮,但由於亞太地區僅有中俄兩國具有發射洲際導彈的能力,因此其作戰對象不言而喻。

  除導彈防禦系統外,最令俄擔心的無疑是美日韓同盟的一體化。 “亞洲版北約”一旦建立成功,將會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有力的霸權工具,而俄羅斯在遠東的現實利益以及未來在太平洋上的擴展之路,都必會遭受來自強大軍事同盟的遏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