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多元合作有利東南亞區域的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7 15:37:09  


  作者﹕ 帥澤明  台北  博士生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遷,兩岸不僅在經濟事務要攜手合作,更應將合作的概念延伸至其他領域,合作不僅是取強補弱,更要達成1+1>2的目標。近日某些政治人物重提台灣經濟及出口太過依賴大陸的言論,這種假藉「安全」來達成反中及疑中的言論,不僅凸顯其對全球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無知,更損及兩岸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也不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

  兩岸經濟及企業合作至少已發展近30年,自80年代開始台商陸續將在台灣的產銷重心移往大陸發展,不僅順應世界潮流和市場需要,也為企業和員工尋找新的契機,善盡社會責任之餘,同時也為台灣貿易順差提供相當的貢獻,這些成就對兩岸人民所得和就業是有幫助的;此外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活動,也有利於大陸對台灣的認識,穩定了兩岸的發展。因此兩岸的經濟和產業合作,對台灣和大陸的社會穩定絕對是正面的;根據台灣某產業工會的調查,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活動雖然很辛苦,但是大部分台資企業是獲利的,利潤滿足了企業存在的目的,也讓投資者繼續從事經濟活動。部分台商赴大陸投資後,將低階產品移到東南亞國家(如越南)生產,形成台灣、大陸與第三國的利益共享關係,讓兩岸合作的好處擴大至他國人民,充分利用當地的比較優勢,滿足兩岸利益更維持了區域的繁榮與穩定。

  近來東海和南海主權問題,又再次成為媒體的焦點,這些問題夾雜著歷史、國際關係、法律和經濟利益等問題,加上他國的操作,讓原本就不單純的問題更為複雜,面對相關國家咄咄逼人的態勢,憤怒之餘,吾人應該冷靜思考各國的優劣,透過SWOT分析,尋找自身最有利的做法。這些有爭議的島嶼位置,兩岸均牽涉其中,各自掌握不同資源,如果兩岸能整合、互補相關優劣勢和機會威脅,那麼面對國際爭端,兩岸將更有勝算,談判的空間和籌碼也更多。

  全球經濟出口衰退,大陸與台灣均努力減少經濟問題以便維持社會穩定,因此作者建議兩岸的合作應該更多元化,而非單打獨鬥被他國各個擊破,兩岸若能放下堅持共同合作,必能增加更多籌碼,爭取更多共同經濟利益,或減緩區域的不穩定,對亞洲區域的發展是有利的。另外台灣官方最近赴南海及東海島嶼看察,雖然遭到台灣在野人士的抨擊,但是吾人認為應該仍給予鼓勵與支持,畢竟領土完整攸關國家安全和人民福祉,適時地表態並以訴諸於行動是有其必要。兩岸合作可以由簡而繁、由易而難。例如東南海島嶼領土歸屬問題,兩岸或可合作進行海上漁船事故救險演習或海嘯、地震等救災演練,彼此派員登島觀摩參與,除了可以達成領土宣示的目的,也可承擔國際責任。

  合作是各國為達目的所採取的一種手段,簡言之就是資源共享與互補,擴大雙方規模與執行綜效的一種作為。兩岸應秉持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尋找合作的空間,為中華民族的利益一起努力,台灣與大陸系出同源、同文同種,人民往來互動頻繁,沒有理由不能彼此合作,相信只要秉持以誠,兩岸一定可以找到合作的利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