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改革化解中國經濟社會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1 08:31:29  


近日,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關於中國“經濟矛盾、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的論述,引發廣泛關注。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法國《歐洲時報》9月10日載文《用改革化解中國經濟社會矛盾》,摘要如下:

  近日,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關於中國“經濟矛盾、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的論述,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在中國民間,如此觀點引發巨大共鳴。網民紛紛通過評論表達對這位年逾八旬的經濟學者的欽佩,對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加深的氣憤和擔憂,以及對中國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期待。

  吳敬璉認為,當前社會存在種種醜惡現象,從根本上說緣於經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後,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間正當經濟活動,造成廣泛“尋租”活動。

  實際上,這不是吳敬璉第一次發表這樣的“盛世警言”。從2001年怒斥中國股市“連規範的賭場都不如”,到2010年警告中國股市正處於“強盜貴族時代”,再到近年來多次警示“權貴資本主義越來越嚴重”、旗幟鮮明地呼籲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吳敬璉總能點到中國經濟的痛處。

  當然,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矛盾激化的絕不只有吳敬璉一人。近年來,這一問題早已成為學者、民眾、官員、媒體屢屢提及的焦點話題。較之現象的陳述,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更多的關心和爭議都集中在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目前來看,“進一步深化改革”正成為最廣泛的共識。吳敬璉也表示,當務之急是重啟改革議程,切實推進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

  改革,這是一個在中國已經被廣泛提及了三十餘年的詞匯。也因為此,不少人認為沒有必要重申改革的意義。但實際上,當前深化改革所面對的壓力,絕不亞於三十多年前。

  在GDP躍居世界第二之際,中國步入了經濟、社會矛盾的多發期。已經有大量的分析與評論在總結著這期間各種矛盾的基本特征,其中提及的共同之處,用“現代經濟學先驅”亞當.斯密的話講就是,“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