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藏民稱印度蠶食中國邊境領土致牧民無地放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1 09:19:37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環球時報報道,在藏南的中印邊界爭議中,達旺是個焦點。它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故鄉,門隅地區的宗教、文化中心。迄今為止,所有針對中印邊境東段劃界的分析都無一例外地認為:中國一定會堅持將達旺劃歸中國的主張。在中國地圖上,達旺仍屬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錯那縣,而在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魯納恰爾邦內,達旺是13個行政區之一。從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結束至今,達旺一直在印度實際控制下。

  在靠近達旺的中印邊境採訪時,《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印方從未在這一地區停止做小動作,在邊境上印軍對中國的邊防軍警顯得很客氣,但只要看到空子,他們就會尋機“蠶食”。邊境爭議的實質是領土爭議,看來,印方還是根深蒂固地認為,多往前拱一點,在將來的劃界中就能多一點優勢。

  與印軍士兵面對面

  幾年前,《環球時報》記者初次來到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採訪時已經了解到,縣城往南有一個叫作“肖”的邊境牧場,從那裡登上“棒”山口,就到了錯那我方控制區離達旺最近的地方。按邊防派出所的轄區,“肖”和“棒”山口都屬於浪波派出所的管轄範圍。該所所長王鵬說,浪波邊防派出所重點管控的方向有兩個:除了達旺方向,還有一條東章通道,在地理上與“肖”牧場和“棒”山口也就一山之隔。在前往錯那縣之前,山南公安邊防支隊的吳慶黎政委曾重點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山南的中印邊境上,東章是一個蠶食和反蠶食鬥爭相當突出的爭議地區。

  沿著錯那河河穀,經錯那縣的主要供電源浪波電站,《環球時報》記者在公安邊防警察洛桑巴珠的導領下來到東章瀑布前。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高原原始森林河穀,不遠處水簾飛掛,洛桑巴珠說,只能到此為止,不能再往前走了。駐足處,路旁立著一塊藍色的牌子,上寫:“東章-3656 巡邏路”,標示著腳下小路的性質和此處的海拔高度。巡邏道兩邊各修著一座兩層的藏式小樓,洛桑巴珠告訴記者,這是給林場工人值班休息用的,其實,更重要的作用是占在這裡,明示此處屬於中國。

  指著前面的瀑布,洛桑說,東章瀑布在藏族人心目中是個聖地,到這裡來參拜的信眾很多,以前,河上有座橋,中國老百姓都可以過河到瀑布下親手接取聖水,但2001年,印軍把橋拆了,還在河邊設了一個哨點,從那以後,中方的活動就只能止步於我們的腳下了。記者目測,從瀑布到我們跟前的距離應該有1公里多,也就是說,在拆橋之後,印方生生向前推進了1公里多。

  就在記者一行邊看邊聊之際,同行的一位邊防警察突然喊了起來:“嗨,印軍在拍我們!”眼尖的他立刻朝河邊跑去,也就十來米寬的錯那河對岸,一名戴著線帽的印軍士兵站舉著一部小攝像機對著記者一行人拍攝,看到被人注意,他掉轉身就鑽入身後草木叢中的小路,看起來,他幹這個已經訓練有素了。洛桑巴珠說,印方哨點的人只要看到有中方部隊或者武警的車來就會設法靠近拍攝,而且肯定還有其他人一直在隱蔽觀察。至於在這一帶執勤的中國邊防軍人和邊防警察,印軍早就把人的模樣記熟了。負責外勤的洛桑巴珠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幾年前,他曾經和浪波鄉的鄉長一起到東章的邊境最前沿處理一件事情,不久後的一次執勤中,他在山頭的邊境一線碰到了幾個巡邏的印軍士兵,沒想到對方竟跟他打招呼,稱他為“鄉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