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表哥”落馬,從此官員“逢場摘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5 15:26:02  


  無數網絡板磚狂砸之下,人稱“表哥”的楊達才終於倒了。這個擁有多塊頂級名表的官場奢侈品控,如果在故事的開端就能預知結局,恐怕早早就會將腕上的豪表摘下並藏起,或者如網友在惡搞版“蒙娜麗莎微笑”中那樣——微笑時,一定先用右手捂住左手戴的手表。

  楊達才倒於轟轟烈烈、步步緊逼的網絡監督和媒體監督,從8月26日事故現場媒體不經意的一張照片,到網友接連曬出的名表照,再到報紙電視等媒體及各大網站鋪天蓋地的報道質詢,強大的監督氣場,使得“表哥”毫無退路,也將體制內的反腐監督者逼到了不得不發聲的地步。動輒幾十萬元的名表與中西部地區公務員有限收入所產生的強烈反差,使鑽入邏輯死胡同的“表哥”再無洗白之機。短短20多天時間,就戳破了“表哥”多年苦心營造的清廉假象。

  這是一起十分成功的網絡反腐、網絡問政、網絡監督事件。然其反作用力仍不容低估——此間有媒體和細心公眾發現,已有不少官員在電視節目出鏡前,或者在公共場合出席活動之前,悄悄取下佩戴的手表和首飾。他們或許是借鑒楊達才等官員的沉重教訓,不想再次引起網民的圍觀;或許已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改變露富炫富的作風,盡早適應“悶聲發大財”、“錦衣夜行”的低調路線。

  陝西“表哥”轟然倒下,從此官員不戴表。這或許就是楊達才“名表門”的另一副產品。某些官員的“逢場摘表”僅僅是為了檢點出場效果,而非檢點清廉操守,這也提醒我們,反腐不能僅僅圍著一塊兩塊偶然露頭的名表、奢侈品轉,不能總是跟在貪官屁股後邊,靠小概率事件牽出他們。事後追責不可或缺,但更要提升腐敗風險監控前置能力,以官員財產申報、信息公開、制度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力量提前攔截、及早發現,迅速懲處那些苗頭性腐敗。

  如果監督力量抵達第一塊表,楊達才就不會有更多名表常換常新;如果監督視線能夠敏感捕捉官員財產的細微異動,小貪也不至於長成大貪。(時間:9月25日 來源:蘭州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