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域外勢力與南海紛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0-29 00:19:05


 
  俄雖然在南海問題上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但在該地區有龐大的軍售利益。2009年越南向俄羅斯採購6艘基洛級潛艦,20架蘇愷戰機等,俄協助越南維修及保養、培訓,還發展次音速巡弋飛彈。在戰略利益方面,俄期盼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並藉此防範大陸獨霸南海,增加與大陸在政治上談判的籌碼。由於中東動盪與日本核災,導致南海諸國對於資源搶奪與開發的動力,若北海航道與東南亞連接,當可紓緩麻六甲海峽的運輸量。

  2011年,俄羅斯表示,其東西伯利亞的石油管道也對其他太平洋國家開放,此乃顯示,南海也是未來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戰略通道。儘管俄並未在南海領海嶼島嶼紛爭問題上公開表態,但是與印度一同加強同越南的軍事合作已顯示,一旦南海有事,莫斯科不會公開支持北京。

  印度有意藉由南海問題來牽制大陸

  也是基於歷史的原因,大陸與印度對於邊界以及達賴等問題也有相當的矛盾,印方更擔心大陸在南亞的影響力日增,以及其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會對印度帶來威脅。因而與日本相類似的,印度也有意藉由南海問題來牽制大陸。

  由於印度與美國的貿易有40%都是經過南海,自然也有無害通過的要求,因而近年來也對於東亞地區積極耕耘。前述美國在澳洲駐軍的政策,就受到印度的支持,同時澳洲更同意向印度出口鈾礦,也讓印方感到是戰略與貿易的機會擴增。

  在今年六月份的香格里拉會議之後,美國國防部長裴尼塔(Leon Panetta)飛往印度,並與印方商談擴大國防合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阿富汗行動,美國在亞太地區力量的重新平衡與印度的重要性,以及大陸經濟與軍事力量在此區日漸壯大的議題,更擴大了美印雙方在海軍方面的合作,因而美國將有可能視印度為地區的主要盟友。

  早在2007年,原本美國與印度的聯合軍演,就有新加坡、日本和澳洲的參予,因而引起北京強烈的抗議。之後,在2008年和2009年,美印兩國沒有邀請第三國參加聯合演習。但是,2010年,兩國卻邀日本參加在沖繩島附近海域進行的演習,並未引起北京的抗議,因而再於2011年4月邀請日本海上自衛隊參加演習。

  2009年,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也曾與日方會談有關於雙邊和區域合作。印方有意獲得日本的防禦技術,比如海上巡邏、防空、彈道導彈防禦、交通和指揮通信系統等。對此,日印雙方自2010年中以來已進行相關的高層國防交流。印度軍隊最高將領、空軍司令兼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奈克,於同年9月率領印度代表團前往日本參加兩國首次舉行的軍方會談。在奈克訪日幾周後,印度總理辛格就於10月底訪問東京,因而引發了印日聯手對抗大陸的聯想。

  此外,2011年上半年,印度一支小型艦隊也已完成在太平洋長達一個月的部署,並訪問了澳大利亞、印尼、新加坡和越南,以便與這些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軍事合作。特別因為印度與越南都與大陸有過戰爭的經驗與長期的領土糾紛,因而更加增進了印越之間共同攜手對付大陸的力道。再加上兩國都購買了多項俄羅斯的武器系統,但越方操作並不熟練,因而印方還特別派員予以協助。

  澳洲不會在南海爭議中選邊站

  2011年1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澳大利亞宣佈美國在澳洲擴大軍力部署計畫,美國陸戰隊將在此訓練和舉行美澳聯合演習。達爾文港是通往東南亞的門戶,美國與澳洲的協議雖不包含在達爾文港設美軍基地,但可能循新加坡模式,美艦經常進出。美國為了確保年貿易額5兆美元的南海航線暢通無阻,增加在澳洲駐軍,從澳洲達爾文港進入南海比從日本或南韓的美軍基地進入南海距離更近,而且距離在中國中短程導彈射程之外,此舉亦可讓人聯想為美澳反制大陸對越南使用武力的預防措施。

  今年六月,澳洲也極為支持美國國防部長在新加坡會議上所主張,將60%的海軍軍力派駐東亞的政策,以便維繫當地的安全。八月下旬,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史密斯訪問越南,會見了越南總理阮晉勇和國防部長馮光清,並呼籲大陸與越南根據國際法和海洋相關法和平友善地解決爭端,澳洲鼓勵越南加強在地區安全裏扮演的角色,且澳洲一直對越南提供官員培訓和英語水準培訓。

  近年來,澳越的合作不斷加強,已經擴大到共同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及特種部隊合作的層面。兩國已經加快了在海軍方面的合作,包括常規艦船互訪,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雪梨號將於今年10月訪問越南。雖然如此,澳洲也與美國一樣,不會在南海爭議中選邊站。

  結語

  雖然日、俄、印、澳等國在南海都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但因這些國家與南海國家的共同利益,尤其牽制大陸以及在能源開發與貿易發展等方面,再加上武器的供應,以及海上通道的保障等,會使這些國家介入南海的程度加深,其角色也將更為南海相關國家所重視。

  可以確認的,由於南海情勢複雜詭譎,短期間毫無解決的可能,只要不爆發衝突,就已難能可貴。就算大陸與俄羅斯的關係甚佳,與澳洲的關係也並無重大歧見,但仍見俄澳兩國積極經營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關係,那與大陸有歷史恩怨與領土糾紛的日本與印度,就更不在話下。

  尤其美國的領導角色,更為這些國家撐腰。若大陸與南海相關國家爆發衝突,這必將會影響到這些國家的利益,難到他們會毫無反應?由此可見,目前南海的情勢確實困難重重,這還需要北京與台北再加上相關國家共同努力,從長計議,才能避免衝突,共創多贏。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0月號,總第178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