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有望好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10:19:03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今年迄今對中國經濟即將復甦的預測都證明過於樂觀,但通脹企穩和貨幣投放量大幅增加顯示,放緩可能已接近尾聲。
 
  據FT中文網報道,今年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由8月的2%降至1.9%,這表明中國政府還有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上周末中國報告9月份出口同比增長9.9%,強於預期。儘管幾乎沒有分析師相信,如果歐美經濟繼續掙扎,這樣的出口強勁程度能夠持續下去,但中國增長前景已不像最初擔心的那麼嚴峻。
 
  野村證券(Nomura)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我們愈發相信,中國經濟正走出谷底,未來數月內將會轉好。”

  定於周四發布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可能證實中國連續第七個季度增長放緩。突顯這種弱勢的動態之一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周將中國今年全年增長預期下調至7.7%,這是10多年來的最低值。
 
  鑒於這樣的背景,加上中國政府不願出台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預測在今年底之前經濟增長開始反彈似乎有些魯莽。但一些分析師已開始這麼做了。
 
 “過去幾個月裡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目前尚無迅速復甦的可能,”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 “然而……貿易數據和9月融資數據似乎表明,中國經濟可能很快就會觸底回升。”
 
  9月強勁的融資量表明,中國經濟可能正在好轉。儘管人民幣貸款略遜於預期,但整體信貸增長更為積極。中國央行已啟用“社會融資總量”,以納入各種信貸,包括股票和債券發行、傳統的銀行貸款,以及表外貸款。9月份,社會融資總量由8月的1.24萬億元人民幣上升至1.65萬億元人民幣(合2600億美元)。
 
  對於已公佈逾10萬億元人民幣投資項目的地方政府來說,這些資金將使其更容易開工。消費者價格壓力減輕,加上生產者價格下跌,給政府更多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而無需擔心通脹。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的沈建光表示:“在未來幾個月,通脹壓力將不會是中國經濟令人擔心的主要因素。這將為放鬆貨幣政策提供空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