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黃金“粥” 助力中國增長模式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9 00:49:52  


黃金周人山人海的北京故宮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今年,那些試圖在“黃金周”尋找到一絲輕鬆的中國遊客們可能最終找到的卻只有大失所望。本月的這段中國法定假期,創造了各類破紀錄的數字,摩肩接踵的人群足以在青史中留下一筆。

  在這長達8天的假期中,大約有7.4億中國民眾踏上了旅途。10月2日的北京故宮,遊客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8萬,這等於是每分鐘有357人走進這座宮殿。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杭州的名勝西湖則迎來了90萬遊客的光顧,而這一景點的面積甚至還不及紐約中央公園的一半。包括泰山、武當山、廬山在內的一些中國宗教名山,甚至還因太過於擁擠而停止了門票的售賣。

  整個黃金周期間,中國的社交媒體網站都在流傳著遊客們的滿腹牢騷,關於排長隊、過度擁擠、交通堵塞的抱怨不絕於耳。在中國熱門社交網站新浪微博上,有照片顯示遭遇高速公路塞車的遊客從車裡走出,在路邊玩起了網球或者開起了野餐會,另外還有圖片則展示了中國海島省份海南省被大量遊客製造的垃圾所覆蓋的沙灘。在中國西北戈壁沙漠上的小鎮敦煌,還有駱駝因為頻繁地馱載遊客而過度勞累以至於死亡。
  
  就此,美國時代雜誌網站刊文指出,然而在遊客們痛苦不堪的同時,經濟學家們則想必會莞爾一笑。幾個月以來,中國的觀察家們都在擔心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前景。而中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們也一直在忙於轉變中國的經濟模式,意欲使得中國經濟脫離對政府投資的基礎建設及低價值製造業的依賴,進而轉向更加以消費為驅動的增長模式。

  但迄今為止,這些努力所獲得的成功卻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消費者更傾向於將大把現金留在手裡,而不是去肆意揮霍。與此同時,來自歐洲與美國對中國製造的產品的需求則繼續在呈現出疲軟,而且就連中國的分析師們也難以說服自己,中國國內的消費者已經準備好取代歐美,去消費這些衰退中的低端製造業產出的產品。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