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大選頻打“中國牌” 足見中華崛起壯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9 00:08:06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美國大選,民主黨爭取連任的奧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鬥得難分難解。就歷次民調的結果而言,奧巴馬應略勝過羅姆尼。

  香港成報昨日刊登社論稱,大選的變數太多, 現時還不能絕對判定奧巴馬必勝,最多只能說奧巴馬贏面稍大,因為,也有幾次民調顯示羅姆尼的支持度高出奧巴馬3至5個百分點,而奧巴馬雖贏面稍大,但差距最大時仍不足10﹪。由此可見, 二人基本上是勢均力敵,不到最後一分鐘,仍無法確知究竟“鹿死誰手”。

  文章表示,按多年來的“慣例”,美國四年一度的“驢象之爭”,除了內政、經濟議題,必有外交議題,近年更必有中國議題,即兩黨候選人必打“中國牌”,且敵視中國、攻擊中國的成分居多, 表現友好、合作成分非常罕見。這樣的情形, 令不少中國人(包括港人)大為不滿。其實,此事不妨作“一分為二”的分析。

  一方面,以美國的立場, 即使中美兩國已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美國仍將中國列為“假想敵”,並在亞太地區組成“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包圍中國和阻遏中國。世人均不難看出,美國在霸權主義及霸主心態下,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放棄敵視中國,都不可能與中國成為“親密戰友”或盟國關係。因此,每逢大選,兩黨候選人都拿中國“說事”,抹黑中國,甚至攻擊中國領導人,大家都不必感覺奇怪。須知,時至今日“反華”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調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大選年兩黨候選人大打“中國牌”,一再發表“反華”言論,卻也反襯出中國的崛起和壯大, 美國已不可無視中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無論從比賽、競爭或鬥爭的角度說,一個“強大的對手”,都不能不予以“尊敬三分”或“尊重三分”。假若對手微不足道,總統候選人也就根本“不值一提”。不可忘記,中國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已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再者,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握有美國國債及兩房(房地美、房利美)債券等,總值高達1.15萬億美元。美國又豈能小覷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