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六成受訪者認為央企招聘不透明 裙帶關係泛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5 10:10:04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我所在的部門有一半的員工都是‘空降’下來的。”在某央企工作的孔岩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所在的企業今年新招進的員工中既有名牌大學的碩士畢業生,也有普通院校的專科畢業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孔岩和身邊的同事一樣,有點看不懂。

  近幾年來,央企因為“穩定、高福利、發展空間大”,已經成為大學生眼中最熱門的工作單位選擇,可是,得到一些央企工作的過程卻總是讓人感到雲裡霧裡,不甚透明。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近日對2147人進行的關於“你覺得央企招聘透明度怎麼樣”的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央企招聘“很不透明”,18.4%的受訪者認為“不太透明”,10.7%的受訪者認為“一般”,6%的受訪者認為“比較透明”,1.9%的受訪者認為“非常透明”,2%的受訪者認為“不好說”。

  在受訪者中,就職於“央企、國企”的占25.1%;就職於“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占28.9%;就職於“民營企業、外企”的占33.7%;“學生、其他”占12.2%。

  45.2%的受訪者認為身邊不符合招聘要求進入央企的員工“非常多”

  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人中,感受到身邊不符合招聘要求進入央企的員工“非常多” 的人占45.2%,“比較多”的人占28.3%。

  今年剛剛入職某央企總部的達益告訴記者,據他了解,本企業一局級單位今年單獨留出30個子弟指標,涉及崗位很廣,包括生產運營類、工程類、行政類、人事類等,但不占校招名額。他還透露,有央企招聘的子弟指標甚至會在公司內部提前公示。

  對此,某央企全資子公司的招聘人員李明承認這種現象雖然並不普遍,但的確存在。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校園招聘中,大約占5%的被錄用者和領導有關係,他們通常在學歷等一些硬性條件上不符合要求,但專業通常相關;在日常的社會招聘中,各級領導的親戚被安排到一些比較“舒服”的崗位也會偶爾發生,在一些歷史較久的央企中,個別部門的員工大部分都是“關係戶”的情況也存在。

  根據調查,受訪者認為央企招聘中的“不透明”表現在“蘿蔔招聘,走非正常招聘途徑”的占75.7%;“最終錄取成績不公開”的占60.6%;“招聘信息不公開”的占55.5%;“考試錄取標準不統一”的占55%;“沒有統一的考試內容”的占36.7%,“其他”的占4.3%。

  今年進入某央企的蘇簡,在其所接觸的新員工中還沒有發現“關係戶”,因為對考試時間、內容都對得上,肯定是通過考試的。最初,他是在網上看到央企招聘信息的,經過筆試、面試得到央企的錄用通知。但多少有點遺憾的是,他與新同事交流中發現都不清楚自己的錄取分數。

  在調查中,“家人、熟人推薦”被認為是進入央企最關鍵的因素占71.6%,選擇“從網絡、宣講會及時了解招聘信息”的占17.4%,選擇“老師推薦”的占1.9%,選擇“實習”的占2.2%,選擇“其他”的占6.7%。

  和達益一樣,在某央企工作的趙航認為央企的招聘部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企業要靠上級央企拿項目,“如果領導遞個條子讓你錄取他,你敢不錄取嗎?”

  英才網聯內容總監苑航認為,央企中存在這些“世襲崗位”是央企員工的一種內部福利。如果有兩名從同樣學校、同樣專業、擁有同等學歷的兩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擁有“關係”者的錄用幾率會大大增高。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春波認為,這種“蘿蔔招聘”帶來的唯一好處是降低招聘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