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美利堅“分眾”國時代已然來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7 11:54:33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十一月六日,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八日,中共十八大登場,展開十年一次的最高權力交替工程;中美這世界兩大強權的新國家領導人在同一周出爐,為史上首見。經過此一“超級周”之後,國際情勢將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中國時報7日發表社論說,剛剛落幕的美國總統大選,顯然是二○一二這個“全球大選年”中,最受矚目的年度重頭大戲。無論著眼它仍身為全球霸權的特殊影響力,抑或聚焦於新政府因應當前動盪不安之全球政經局勢的可能舉措,選舉結果似乎都動見觀瞻。問題是,誰當選真的有差別嗎?  

  社論說,就在選戰愈發如火如荼之際,儘管兩位主要候選人非得針鋒相對、唇槍舌戰一番,以便透過彼此的區隔來爭取支持,但愈來愈多眼睛雪亮的選民赫然發現,且不論兩人的外交主張幾乎如出一轍,甚至就原先最為關鍵的辯論焦點:如何解決國家財政危機,雙方的主張也悄悄地走到一道去。可以這麼說,兩黨難分軒輊的纏鬥表面上重演了二○○○年的故事,但在這次選舉中創下歷史紀錄、高達四成的選民自稱“獨立人士”的比例,既反映出群眾的徬徨與無奈,更直接指出了美國正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嚴酷現實。 

  話說當前美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自然是經濟問題。 

  正如眾所周知,“經濟牌”早就被認為是此次大選的決勝關鍵。由次級房貸風暴在二○○八年底引爆的危機,不僅為美國帶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衝擊,後續效應波及世界各地,甚至結局亦仍是個未知數。為免受到危機拖累,奧巴馬團隊精心製作了大量競選廣告,主要是將問題歸咎於小布什錯誤政策所遺留的包袱;相對地,其對手羅姆尼則鎖定現任政府無可迴避的政治責任,並以他自身的從商履歷作為問鼎白宮的主要籌碼。無論如何,明眼人都瞭解,這場經濟災難不僅短時間難以解決,即將於明年初迫近的“財政懸崖”,更給美國下一階段的復甦埋下了重大的不確定變數。 

  社論說,正因雙方的解決方案看來都“遠水救不了近火”,於是,族群與階級動員便取代了經濟牌,成為選戰進入最後關頭的催票重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