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錦濤晤俄防長 兩國或簽蘇35交易協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2 09:14:55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和中國國防部已就蘇-35新式戰機供應合同的關鍵事項達成初步協議。幾年來,中俄雙方一直未能談妥供應數量:俄方堅持出售48架,中方則只想要4架。如今雙方確定對華供應24架。具體談判可能會在紹伊古訪華期間啟動,合同將於一至兩年內簽署,並於2015年後供貨。業內人士指出,交易金額將超過15億美元。

  根據報道,自2012年初以來已同中國簽有至少兩個大型合同(提供52架米-171直升機和140個AL-31F航空發動機),合同金額達13億美元。此外,俄羅斯繼續從俄空軍現有的儲備中向中國供應10架伊爾-76飛機。在出售給中國前為這些飛機進行了大修,到目前為止已經交付3架。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原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表示,目前中俄雙方的軍事合作還有一定限度,首先,俄羅斯不會把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毫無保留地賣給中國,中國能夠買到的是那些比較先進的武器和技術。當然,中國也不能要求俄羅斯這麼做。其次,俄羅斯賣給印度的裝備和技術比賣給中國的種類更多、技術更先進。這一點,俄羅斯官方也是承認的。考慮到俄羅斯要在亞洲實施戰略平衡,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還有就是現在俄羅斯國內部分學者擔心俄的技術被中國拿到後中國會複制、“仿造”軍事裝備,在國際武器市場上和俄羅斯競爭。

  邢廣程稱,俄羅斯的軍事合作,對於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當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但是也要注意吸收外國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在軍事裝備和技術的獲取方面,總體而言中國並不處於有利的形勢中,俄羅斯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在軍事方面給我們提供幫助的國家,所以中國肯定要和俄羅斯合作。是從長遠來看,中俄合作是一個大方向,雙方合作前景很廣泛。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認為,目前可以說俄中軍事技術合作新的高潮再次到來。早些時候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維亞切斯拉夫.濟爾卡恩表示,中國繼印度之後再次成為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第二大夥伴。據濟爾卡恩說,2011年中國占俄羅斯武器出口總額的15%,接近190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