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誤譯風波 經濟學人登台灣投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3 10:11:30  


  中評社台北11月23日電/“經濟學人”雜誌1篇馬英九施政報道,引發台灣媒體誤譯風波,最新1期刊登“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沈呂巡投書,指出報道只著重經濟卻忽略馬英九在兩岸關係及外交政策的成就。

  中央社報道,16日出刊的“經濟學人”以Ma the bumbler為標題,台灣媒體將bumbler一字翻譯為笨蛋,引發爭議。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指出,這是台灣媒體不負責任地錯誤翻譯(irresponsibly mistranslated),bumbler一字只是形容一個人“行事猶豫”,絕對沒有侮辱的意思。
  
  經過駐英代表處第一時間主動溝通與說明,經濟學人網站22日刊出沈呂巡的投書。

  投書首先指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總統”職權以兩岸關係及外交為主,過去4年台灣與大陸簽署18項協議,大幅化解兩岸緊張關係,並促進海峽兩岸和平;不僅如此,提供台灣免簽證的國家,從54國增加到129國,這在台灣歷史上是前所未有。

  沈呂巡指出,雖然他不否認報道裡提到的部份事實,但是他要指出,在馬英九執政期間,2008年到2011年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3.4%,高於韓國和香港。

  而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的統計,2011年台灣的人均生產總額購買力(GDP per capita-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每人達4萬1385美元,高於英國的3萬5725美元,也超過德國、法國、日本及韓國等國家。

  在對外貿易部份,台灣土地面積只有英國的1/7,人口數僅約英國37%,但2011年台灣全球貿易總額已達5900億美元,超過英國貿易總額1.1兆美元的一半以上;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從2009年的第23名,躍升到2012年的第7名。

  投書最後指出,馬英九將會盡最大努力對抗另一波全球經濟衰退,他也決心要推動改革,他的部份改革構想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不受到民眾歡迎,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台灣民眾有權利以嚴苛的字眼批評“總統”,但是當外國媒體在報道中也引用同樣的字眼時,至少應該使用引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