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現盲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4 11:05:04  


東盟-美國領導人會面大合照(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亞太地區最近政治氣氛非比尋常。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國防部長潘尼塔3人罕見地同時訪問東協泰、緬、柬等國,似乎有意對外宣示,奧巴馬新任期的全球戰略布局,仍將偏重於亞太的“再平衡”政策。 

  旺報今天社評說,2009年11月奧巴馬總統制訂“重返亞洲”政策迄今,美國始終都在摸索一條既能獲得傳統盟邦和新興夥伴支持,又不致於疏離中國的亞太戰略路徑。 

  兩年多來,華府面對南海與東海領土爭端,口頭上宣示不站在任何一邊,幕後卻支持日本、菲律賓、越南對抗中國,並藉著拉攏印度來牽制中國軍力向印度洋擴張。經濟上,美國藉建構“泛太平洋戰略暨經濟夥伴關係”(TPP)網絡,以強化自身在亞太地區的領導角色,進而制衡北京對周邊國家的經濟影響力。 

  從東亞和平與安全的現狀來看,美國實施兩年多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顯然未達到圍堵中國的預期目標,東亞地區反因中美戰略互疑增多,呈現出權力不平衡的走勢。 

  本屆東亞峰會上,中國支持“東協加6”建構“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就具有抗衡TPP的戰略意涵。於今,華府具針對性的重返亞洲政策,已經加深了東協成員國間的嫌隙,迫使美國傳統盟邦在中美間選邊站,徒增亞太地區的不穩定變數,縱然奧巴馬與習近平努力增進私誼,亦更無助於強化中美政治互信。 

  美國似乎很難從經驗中記取教訓。過去的伊朗與當下埃及的例子,都沒有促使華府謹慎面對東亞變局。奧巴馬此行緬甸與柬埔寨,處處提及民主、人權與政治改革,儼然是想在東協複製中東及北非的“民主革命”,進一步激發中國與朝鮮的政治改革。 

  奧巴馬在泰國詮釋中國政府體制不具吸引力的原因,暗喻中國發展模式缺乏民主與人權保障,是一種“虛假的希望”,在仰光又讚揚緬甸民眾抗議中國承包的密松電廠,這些動作除了會加深北京的反感和疑慮,實際上也不會催化緬甸與柬埔寨人民的民主思潮。 

  毋庸置疑,相較兩年前希拉里在河內召開的東亞峰會上,公開介入南海領土爭端,並與中國大陸外交部長楊潔箎激烈爭辯,奧巴馬在這次柬埔寨東亞峰會的言論,雖仍未脫離制衡中國崛起的範疇,但手段已轉趨圓融。他與溫家寶長達45分鐘的會晤,不斷強調中美合作對亞太暨全球安定與繁榮的重要性,顯見美國未來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顧慮的還是如何維繫中美關係的穩定。 

  奧巴馬新任期內鞏固美國在亞洲領導地位之際,其實已難再揮灑自如,相當程度上需要靠深化與傳統盟邦關係並拉攏緬甸、柬埔寨、越南或印度等新興夥伴的支撐。奧巴馬對內要解決“財政懸崖”危機,對外要因應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宣示持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此時中美對立情勢若持續升溫,雙方都可能出現政策失算與戰略誤判。 

  美國在中東地區仍須應付伊朗核武、敘利亞內戰、埃及動亂、利比亞恐怖攻擊與加沙走廊衝突升高的風險,目前進行的“重返亞洲”戰略布局,又面臨部分盟邦質疑華府設計圍堵中國的多邊戰略合作網。 

  換言之,美國制衡中國的策略稍有不慎,將導致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更趨於複雜,甚至重現冷戰時期集團式的對抗態勢。中美雙方既然都強調“太平洋夠大,容納得下兩國”,就不宜只是口惠而實不至。奧巴馬連任總統成功與習近平順利接班,已為中美重建政治互信開創契機。中美未來若相互定位為具合作精神的真誠夥伴,就應從加強合作著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