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新中東大不同 美國被迫退居成老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7 01:22:41  


歷經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國家,不再對美國馬首是瞻,反而更希望美國在該區成為跟著老大後面的小弟。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上週巴以衝突停火中最亮眼的,也許是埃及在軍事衝突中扮演了和解人的角色,而美國則乖乖地退居次席。 與美國“從背後領導”的利比亞局勢不同,在巴以衝突中,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最後一刻才擠進這一局,美國此次更像“跟在老大後面的小弟”。美國在中東地區依舊有影響力,但卻不再如往昔那般斡旋著各式外交秀。當前的美國必須學會與新中東的大角色們(尤其是埃及和土耳其)協調政策。這一次出行以色列的希拉里更像是一隻跛腳鴨,而這背後反映出的是美國外交政策在該區影響力的滑落。

  黎巴嫩《每日星報(The Daily Star)》24日刊登阿拉伯政治評論員和專欄作家拉米∙克里(Rami Khouri)的評論文章稱,希拉里此次中東之行看上去多少有點可憐,因為她更像是在“外交旅遊”——每個地方待幾個小時之後就轉場到下一地點,她馬不停蹄地會見除哈馬斯領導人之外的一溜人,去了除加沙地帶以外的一系列地方。雖然她的種種努力是想體現出美國深刻參與到制定巴以停火協議的事務中,但她的表現實在不足以令人信服。希拉里看上去疲憊而無明確目標,這正像美國的中東政策一般。美國的確在幕後發揮了作用,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對埃及的提議作出些許反應。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美國希望推進阿拉伯-以色列永久和平進程的努力已宣告失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華盛頓拒絕屈服於當前中東地區權力轉移的現實,二是華盛頓在推進所謂的阿拉伯-以色列永久和平進程中表現得既不嚴肅又不公平。
 
  該評論文章稱,希拉里在回到美國之後批評哈馬斯和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言論更加凸顯出美國對以色列一直以來的袒護。以色列的安全形勢得到了鞏固,巴勒斯坦人各方情況亦得到好轉,這是希拉里自己的話。此外希拉里還說,為了達成停火協議,從加沙地帶射過來的火箭彈必須停止。這些說辭不僅再次強調了巴勒斯坦的好戰、無視了以色列的侵略事實,還加深了巴勒斯坦人對美以的厭惡。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