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軟硬交錯 民進黨才有活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4 10:12:32  


原本外界看好“蘇謝合”將是2016年民進黨爭奪“總統”寶座的最佳組合。
  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在“中國事務委員會”受挫以後,開始走入大學校園,進行“開展未來─台灣維新校園講座”巡迴演講;另一位重量級的前黨主席蔡英文同樣開始進入大學校園陳述理念,甚至不排除跟大陸來台學生做“激烈”的對話。兩大重量級政治人物選擇走入校園進行演講,但死抱“中國事務委員會”不放的黨主席蘇貞昌,獨自操控民進黨兩岸政策軟硬性格發展的調節機制,這對民進黨的發展恐怕不利。 

  旺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原本外界看好“蘇謝合”將是2016年民進黨爭奪“總統”寶座的最佳組合,但蘇貞昌在11月21日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完全受到獨派的“綁架”,不肯把委員會作為“民共對話”的平台,甚至決斷由自己擔任召集人,不僅謝長廷當不上預期中的“主委”,更把委員會降等成為黨內諮詢機構,造成中國事務部和委員會疊床架屋,謝長廷看不到委員會的願景,索性連委員也不擔任。 

  現在,謝長廷和蔡英文同時選擇走入大學校園,陳述從政以及兩岸政策理念,讓學生了解民進黨人物對兩岸政策並非鐵板一塊,期望他們對兩岸交往更具有信心,這是對許多在兩岸關係上仍然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最佳的啟蒙作用,也讓陸生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發展,有更清晰的輪廓。 

  社評指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一直有其變與不變之處,可變之處總是隨著情勢需要而調整,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其實屬於“可變”性質。1991年通過“硬碰硬”的“台獨黨綱”,與國民黨全面鬥爭,1999年為贏得“總統”大選就修正為“軟調”的“台灣前途決議文”,2007年陳水扁全方位以大陸為敵,又通過“硬調”的“正常國家決議文”,這三項文件證明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可變性。 

  今年民進黨並未以決議文形式宣示新政策,而準備以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實質調整路線,如果這個委員會果真成為軟性質的“民共交流平台”,就可以在“正常國家決議文”後,再出現一個軟性質的新發展,但由於蘇貞昌受到基本教義派裹脅,使得原本可以作為軟性質訴求的機制,反而成為延續硬調的組織,破壞民進黨大陸政策軟硬交錯的機會。 

  民進黨錯失大陸政策軟硬交錯的歷史機會,大陸國台辦抨擊這個機構的成立代表“民進黨走台獨路線”“只會是死路一條”,選民也可能會對走回台獨老路的民進黨重新執政產生恐懼感,這對民進黨爭奪2016年“總統”寶座,顯然是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所幸的是,謝長廷和蔡英文並沒有隨蘇貞昌起舞,他們或以登陸訪問方式尋求與大陸和解,或不斷呼籲民進黨員應該跟大陸進行交流,讓民進黨在“正常國家決議文”之後,仍有軟性步調的實際作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路線仍存在軟調聲音,符合兩岸已經簽署18項協議的現狀。 

  事實上,民進黨要執政,以陳水扁的例子來看,絕不能依靠完全台獨的路線來獲取選民的青睞,而要在軟硬交錯的政黨行為中,創造政治模糊的空間,讓選民對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有點擔心,又不太擔心的狀況下,願意把選票投給民進黨候選人,完全硬調的台獨路線只會嚇跑選民。 

  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軟硬交錯,是一種變與不變間的特殊政治行為,失去掌握這種特殊政治行為的進退能力,民進黨恐怕會像大陸國台辦所說,只有死路一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