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山寨的沒落 深圳華強北商業街現“空鋪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3 11:22:16  


 
  “山寨”手機由盛轉衰的警示

  “山寨一條街”的蕭條和“山寨”手機在廣交會上“消失”,折射出山寨行業已從巔峰走向衰落。其短暫的興亡史對於“中國製造”來說,卻是“前車之鑒”:

  ——“短期暴利”沒有前途。

  明通數碼城一位經營“山寨”手機的小商戶卓界鑫告訴記者:“過去高峰期一天出貨600多台,現在一天就出幾台,利潤更是低到幾塊錢一台。價格和利潤竟不如賣鞋、賣襪子。”

  深圳市寶安區勞動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寶安區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現有各類用人單位約4.5萬家、勞務工約350萬人。近年來查處的相當一部分“欠薪”案例,都發生在一些組裝“山寨”手機的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在“山寨”手機鼎盛時期倉促組建,短時間內興起了數千家。後來“山寨”手機走向衰落,這些企業紛紛倒閉,發生了一些“人去樓空”、工人討薪無門的案件。

  ——“一味模仿”沒有出路。

  一方面,大品牌在海外的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厲害,完全複製品海外客戶也不敢下單,怕招來官司;另一方面,國內也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單純的複製品幾乎很難光明正大拿出來展銷。

  曾在明通數碼城工作多年的曼哈數碼城總經理徐承亮告訴記者,如今低成本的原始“山寨”手機已被市場淘汰,而高成本的智能“山寨”手機又無利可圖,不少過去靠“山寨機”起家的商戶只好撤櫃或轉行,由此釀成了華強北“空鋪潮”。

  ——“低價競爭”沒有優勢。

  深圳凱迪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銷售總監房林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國內小的手機製造商一般至少需投資10萬美元才能建一條生產線,年出貨量5萬台左右。一台類似於三星Galaxy II的安卓系統智能手機,出口價格約103美元,更大屏幕、雙核CPU的報價150美元。一台如此“高端”的手機,卻只有20元-30元人民幣的利潤。

  薄利倒在其次,更要命的是,過去“山寨”手機主打的南亞、拉美、非洲市場如今也成為老牌巨頭諾基亞等以及國內品牌華為和中興的主打“獵物”,“山寨”手機原先唯一的價格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