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中美日無法承受戰爭代價開戰可能性很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2 09:41:52  


中國空軍殲11戰鬥機。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環球網消息:美國紐約公共電台新聞網12月19日文章,原題:中美戰爭?

  上次我表達了樂觀看法,認為北京與華盛頓(東京的鐵杆保護者)真刀真槍開戰的可能性很小。此後,地區事態發展,中國的附庸國朝鮮不顧首爾和華盛頓抗議,再度進行導彈試驗。接著,中國飛機進入有爭議島嶼的空域,迫使東京起飛戰機攔截。

  表面看,這些挑釁似乎令地區進一步走向戰爭。目前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還算平靜,但按照條約,若韓日受到軍事威脅,美國有義務提供保護。如果有人懷疑美國的承諾,看看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中國進入有爭議島嶼空域當天重申日美安保條約的講話。

  更糟的是,在這個具有高度利害關係的博弈中,所有參與者中美日朝韓最近都更換了領導人。政治過渡在最好的情況下都可能是緊張和脆弱時期。新領導人對挑釁或許做出不可預期的反應,特別是當他們想要證明什麼或是批評前任軟弱的民族主義者。

  但我仍堅信地區不會陷入衝突,原因如下:

  一、細看歷史,無論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都表明新領導人在上任頭一年左右,會竭力避免對外交的大改變(朝鮮的金正恩是例外)。看著吧,今後12個月,習近平、安倍甚至再度當選的奧巴馬,都會把重心放在國內而非國外,達成國內協議並鞏固權力基礎。他們最不願的是捲入一場海外冒險。

  二、戰爭不利於做生意。無論中國、日本還是美國都承受不起戰爭的代價。這三個經濟超級大國間的雙邊商貿關係緊密,三國會避免做出破壞商貿關係的事。已有跡象表明中日爭執傷及兩國利益。不久前中國人抵制日貨可能給日本造成損失,但這些產品反彈很快,因為大多數低成本的日貨是在華生產的。

  當然,外交上沒有百分之百肯定的事。過去也發生過關係密切的貿易夥伴發生戰爭(如一戰)。此外,中日都受到民族主義上升的困擾,民族主義可對政府形成壓力。而且,每當有國家作出挑釁性的事,就增加了誤判風險———歷史上的大戰往往開始於小錯誤。但我敢肯定,冷靜會占據上風。今後數月可能會聽到很多狠話,但它們不太會落實到行動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