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大教授藤原歸一:安倍需審時度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4 11:41:12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安倍晉三任總裁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歷史性大勝,其一貫訴求的改憲近在眼前,朝日新聞就新政權面臨的問題採訪了東京大學教授藤原歸一。

  問:您認為安倍的再次登台在政治史中應如何定位?

  藤原:二戰後,日本存在著兩種政治思想,一種是舊社會黨等改革派在野黨提倡的反美的左派和平主義,另一種是批判自虐史觀要求“正確認識歷史”的右派運動。

  前者為民主黨政權,後者為此次獲得大勝的安倍自民黨,兩者先後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黨政權的左派和平主義受美國反對等影響以失敗告終。右派運動已經習慣了來自中韓的批判,但從未想過在受到歐美諸國批判時,喪失國際信用等問題。若安倍任首相後一意孤行,撤回承認日本戰爭責任的河野談話,就必將受到來自國際社會批判。

  問:您如何評價作為政治家的安倍呢?

  藤原:我不認同安倍的一點是,他在國際關係問題上不審視嚴峻的現實,而似乎是依靠自己的主觀推測來行動。

  如果在外交上對中國態度強硬,美國就會支持日本;日中關係越緊張,美國就越重視日本,這也許正是安倍所想。然而實際上,美國雖然注重抑制中國崛起,但也不希望發生軍事紛爭。一味依賴美國的支援而始終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那麼日本有可能被美國拋棄,但安倍似乎沒有看到這一點。

  在經濟政策上,他想實現通貨膨脹,相信“金融緩和論”能幫助日本。然而回顧過去的20年就會發現,即使投入公共資金,市場需求的擴大也只是一時而已,到頭來只會增加財政赤字。

  問:安倍在自民黨的競選綱領中強調,將強化對尖閣諸島的“實效支配”,您怎麼看?

  藤原:領土問題上,實際控制的一方不會率先挑起爭端。但這次的尖閣紛爭確是由日方挑起的,前東京都知事石原宣稱購島使得形式急轉直下。這不僅是中韓兩國的認識,英美也多抱有這樣的看法。石原率領的日本維新會在選舉中獲得了不少選票,這又向世界傳遞了錯誤的信息。

  自民黨也在競選綱領中表示要在尖閣諸島上搭建設施,加強實際控制。為了防備對方回應升級,日本確實有必要同美國、澳大利亞等實施聯合軍事演習,但是正在實際控制島嶼的日本一旦真的上島搭建設施,日中的緊張氣氛將無法緩解。

  問:有意見呼籲要警惕日本的右傾化。

  藤原:老一代的保守政治家們不承認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要擔負責任,但是對中國需付戰爭責任。安倍這一代的保守政治家則完全相反,他們更傾向於認為日美開戰確實存在問題,但是日本對在中國以及朝鮮半島的作為無需承擔責任。隨著中韓兩國的崛起,日本同中韓兩國逐漸演變成競爭對手,這可以認為是中國崛起後權利發生變化的表現。

  提起歷史問題,再怎麼美化日中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作為,也沒有一個國家會和日本站在同一陣營,關鍵在於能否正視這一現實。如果歷史問題成為國政的大議題,那麼和美國的對立也會萌芽。鑒於美國人對歷史的認識,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日本解放了亞洲這種右派主張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