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美國是中國大慮 日本只是“小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7 08:02:02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安倍內閣昨天正式接管日本政權,這個內閣會把中日關係朝哪個方向帶,引起的猜測最多。但如果中國順著這個問題不停想下去,就是中國外交的陷阱。日本內閣變來變去,中國應構建對日本的穩定態度,不跟著它的變化跑,而要駕馭它的變化。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中日恢復小泉時代以前的友好關係已無可能,甚至在短時間內恢復釣魚島衝突之前的那種關係也幾乎做不到。中國需靜下心來,接受中日之間長期冷淡甚至緊張、多變的狀態。這應是對日具體外交設計的出發點。

  中日官方會在口頭上繼續唱“戰略互惠關係”的高調,這樣說一說至少可以衝淡兩國間越來越糟的氣氛,因此有益無害。但我們心裡不應真的指望這樣的口號可以兌現,我們需清楚,中日當前的緊張更真實。從小泉開始,兩國的冷風刮了十多年,各自民間的心已經傷透了,在亞太大格局不變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力量可以讓兩國關係真正回暖。

  中國本無心同日本對立,但事情走到如今,我們只有腳踏實地。有人說,中國應當有化解中日矛盾的戰略能力,避免日本成為中國發揮全球影響力的絆腳石。這話說得很對,但至少現階段完全無法操作。 

  中日“政冷經熱”已經在朝“政冷經也冷”發展,中國經濟跟著蒙受了一些損失。沒有人希望這樣,但“我們為什麼不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這類假設都是幼稚的。 

  中日是充滿猜疑和誤讀,被各種現實糾紛和戰略不確定性搞得不知所措的兩個鄰國。兩國都多少對對方會因自己強硬而有所畏懼抱著一定期待,也都對局勢輪番升級最終導致戰爭懷有擔心。這樣的兩個國家,友好被搞得支離破碎,但戰爭缺少真正的動力。避免戰爭的戰略性警惕應當有,但它不應是我們設計對日政策隨時都要踩一腳的刹車性顧慮。 

  中國應以不故意同日本鬥為底線,與日本正常交往和摩擦。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日本對華友好或不友好的價值差別必將縮小,我們不應再對中日關係的細節過於在意。兩國該做生意做生意,但我們需預留對兩國經貿下滑的更多承受力,在戰略上不應再對中日經濟合作期望過高,我們需把中日長期冷淡作為各種戰略設計的一個條件。 

  日本或許會死心塌地倒向美國,並成為比美國還激進的反華國家。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它是否會出現,將更多由亞太大的力量博弈形勢決定。這一“最壞情況”是中國崛起導致的“最壞可能性”之一,中國手裡不掌握避免這種局面出現的真正主動性,反而是中國加快壯大自己的力量對付這種局面,比央求日本更有可能化解它在未來與中國為敵的動機。 

  中國沒有在釣魚島以及靖國神社上緩和對日態度的國內政治空間。那種忍辱負重的韜略只在帝王時代才會有,它們不屬於現代民主社會。維繫中日友好的責任過去日本幾乎都壓給了中國,今後它必須把一部分空間吐出來,如果它不想同中國繼續惡化關係的話。 

  中日僵局是東亞實力格局翻轉帶來的,中日間現階段很難互相講道理,兩國都需在一次次摩擦中體會和琢磨,逐漸習慣兩國間關係的新性質,並且形成兩國“鬥而不破”、或者“鬥而不戰”的各種潛規則。 

  說到底,日本不同於美國,與日本一定程度的對抗不會毀掉中國的整個外交。但另一方面,中日關係的背後存在深刻的美國因素,日本的對華政策有日本自身的東西,但也可看作美國對華戰略的衍生品。美國才是中國的大慮,日本只是“小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