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日報:和平是兩岸價值共識 需共同珍惜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56:48


馬英九和吳敦義(右)參加元旦升旗典禮時,祝民衆新年好。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刊登評論文章稱,在全球告別2012年迎接2013年的跨年時刻,台海兩岸領導人不約而同地宣示了和平的願景;使用“和平”兩個字的共同語言,象徵著雙方價值共識的形成,值得兩岸人民齊聲按“贊”!

  在海峽此岸,馬英九於元旦祝詞中指出:“盼望與中國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先生,在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

  在海峽彼岸,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題為“攜手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的新年賀詞,賀詞指出:“我們將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文章表示,猶憶公元2000年5月,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大陸正式發表聲明,宣稱:“一個中國原則,見之於台灣當局多年來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文件,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台灣的。”這裡已經暗示了“一中原則”的相互認同。去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其政治報告正式將“九二共識”一詞列入,更彰顯了兩岸政治立場的磨合。進而指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在在顯示,鞏固兩岸的和平,正是雙方共同追求的目標!

  文章作者稱,在台灣的我輩都曾經走過國共內戰的歲月,目前,在台面上的各政黨領導人,都曾親歷過那段“反攻大陸”年代的戰爭陰影,相信沒有人願意再挑起那種歷史悲劇;所以,“和平”不只是口號而已,更是活生生的價值體驗。但願島內綠營朋友們於扮演在野政黨角色的同時,也能思考如何共同維護得來不易的兩岸和平共識。

  文章說,記得我們這一代人讀過的《初中國文》第一篇唐詩,就是詩聖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那種烽火悲情,豈能讓它重現於今世?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去年是詩聖1300周歲;歷史長河流逝,而今送舊歲、迎新年,重讀老杜詩篇,實當珍惜兩岸和平的歷史際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