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法”威必須雄起 官民都需盡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8 08:28:02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孟建柱7日強調全面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當天從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傳出的消息說,勞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以及戶籍制度改革將是2013年政法工作的重點。不難看出,這“四項改革”涉及的都是近年輿論議論最多,意見也最大的領域。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在近年來“官”的權威不斷下降的時候,依法治國逐漸不再僅僅是理想,而且成為中國真實的需求。很難說“官退”和“法進”二者誰為因誰為果,但這個過程在中國的發生不可阻擋。

  然而中國的法治大環境還很不理想,它的完善速度顯然低於這個過程推進的需要。正因為這樣,中國的社會治理實際上出現一些隱隱約約的“真空”,有些領域矛盾四起,官管不了,法也不起作用,平息它們有時不得不用臨時性的、而且頗有爭議的“泛維穩手段”。
 
  社評說,需要逐步確立法律的絕對權威,官成為法支配中國的杠杆。但樹立起這個權威談何容易。一些人以為,這主要是官在阻撓法的暢行,但這樣的說法因為過於簡單而殘缺。中國的龐大人口中,官畢竟是少數。如果民風真變得尚法尊法,被法團團圍住的官豈能逃脫得了。中國官民以往對法的態度其實都是將信將疑、若即若離的。 

  總體看來,近年對法的重視在中國官民中都在跨越式強化,中國輿論這兩年在勞教、信訪等問題上的反覆鞭撻強有力觸動了官方,中國司法改革呈現加速度之勢,不僅立法修法在加快,而且嚴格執法、打擊徇私枉法也在輿論推動下動了真格。孟建柱昨天的講話顯示,政府下決心推動依法治國,這已經沒什麼懸念。 

  民也有讓中國成為法治國家的強烈願望,這從輿論的表現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依法治國無論對官對民都不僅僅是決心的問題,它既是國家運行分解到我們生活每一個角落無時無處不在的秩序,也是反過來我們生活和工作全部細節匯成國家大板塊的秩序。在法治國家裡,我們每個人的角色都相對更重要,也更複雜,責任更大。 

  我們每個人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未必。有什麼樣的官,就有什麼樣的民。反過來也是一樣。前些年中國的社會治理更多是圍繞“權力”進行的,法的直接性常常不突出。各地政府的辦公樓修得那麼高大,從文化上就有“鎮住”民的含義。民有了不滿,或者想要更多好處,最有效的也是要想方設法擺平官。 

  雖然中國社會的法治觀念在強化,但那些觀念更多是從書本裡、媒體中聽來學來的,屬於人們的“知識”,而非通過親身經歷得來並且融入到生活方式中的經驗和信念。 

  依法治國除了需要全社會的政治意願,還需要無數“從我做起”的實踐積累,需要一些重大案例和重要機緣的反覆強化,還需要歷史熔爐的長期鍛造。準確說,全面建設法治國家的過程就是中國現代化的過程,高質量法治的最終成型是現代化裡難度最高的那個部分。 

  2013年的政法工作設立了龐大目標,這可以看成總動員級別的繼往開來,甚至新的出發。全社會都應知道這是在做什麼,它跟我們每個人的關係是多麼密切。我們誰都不應做旁觀者,或者只滿足於在一邊指指摘摘。我們都身陷其中,我們都應對它有所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