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調整兩岸經貿協商策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9 09:31:48  


  中評社台北1月9日電/從2008年5月馬政府上任至去年8月,兩岸兩會共計舉辦8次江陳會談,簽署以經貿議題為主軸的18項協議,成為推升兩岸經貿發展的最大動能。去年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惟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實施零關稅貨品項目仍有不錯表現,大陸來台旅客更突破220萬人次,為台灣經濟注入可觀活水。 

  旺報今天社評說,進入2013年,兩岸經濟正從景氣低谷逐漸反彈回升,雙方更須加快兩岸協商的整體部署與談判步伐,引導兩岸經貿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助力。 

  不過,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的兩年內,兩岸共舉行了5次江陳會談,簽署14項協議,自第5次江陳會談簽署ECFA及兩岸智財權保護合作協議後,兩岸協商進度即大幅放緩。近兩年半期間內,僅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兩岸海關合作及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等4項協議。 

  兩岸協商腳步放緩,當然與議題逐漸進入深水區、協商困難度增高有關,政治因素顯然是另一關鍵。2010年12月島內○5都選舉、2012年1月“總統”大選、選後台灣政治形勢劇烈變化,都是影響協商進程的重要因素。 

  去年8月第8次江陳會後,台方“陸委會”及海基會人事更迭,12月中共十八大領導階層換屆及大陸政府人事布局陸續展開,也不免影響兩岸後續協商進度。研判在大陸國台辦及海協會新人事底定之前,海基、海協兩會高層舉行會談的機率不高。 

  兩岸雙方協商策略出現調整,勢必影響協商進度及後續協議的簽署。以攸關兩岸自由貿易區建構的ECFA後續談判為例,2010年6月ECFA順利簽署及早收清單達成協議,是基於大陸對台“讓利”,但早收清單已實施2年,台方迄未給予大陸WTO成員的最惠國待遇,仍有2000多項大陸農工業產品及逾5成大陸服務業仍禁止進入台灣市場。因此,在ECFA後續貨品貿易及服務業貿易談判上,大陸方面顯然改變策略,強調以“互利”取代“讓利”,必然加大後續談判的難度。 

  台方原本期待加速ECFA後續協商,希望在去年底簽署服務業貿易協議,今年6月底前簽署貨品貿易協定。但迄今為止,服務業貿易談判的規模及進展皆不如預期,台方如急於在短期內簽署協議,則雙方服務業市場開放的範圍及程度均將受到大幅限縮,對未來經濟幫助有限。至於貨品貿易協議涉及早收項目外的5、6千項農工產品的開放及免稅或降稅,影響層面極大,達成協議的難度更高,若勉強簽署協議,則很難期待成為對台灣經濟有積極助益的高品質自由貿易協定。 

  大陸對兩岸協商只停留在經濟層面事務亦感不耐,對台灣經濟“讓利”可能成為非經濟議題促談的重要籌碼。如何化解雙方對兩岸協商部署的歧見,亦是兩岸經貿協商能否有更大突破的關鍵。 

  是以,台方在兩岸經貿協商策略及後續部署上應作調整。在貿易自由化方面,主管機關必須徹底調整心態,不要再將大陸“讓利”視為理所當然,而須及早規畫並全面推動島內產業調適工作,加速提升競爭力,才能擴大談判空間,就建構兩岸自由貿易區盡速達成安排。 

  同時,政府應調整兩岸協商部署,將具迫切性、規畫中的兩會互設辦事處議題列入優先項目,盡早展開協商,並付諸執行。兩會互設辦事處後,一方面可深化兩岸機構與機構、產業與產業間的溝通聯繫與協調合作,讓兩岸經貿合作綻放更多、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可加速推動島內產業自由化調適工程,為建構兩岸自由貿易關係作好準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