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地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僅滬皖曾公開征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0 09:23:49  


 
  3 開放程度

  超20省異地生無差別招錄

  除了上海和廣東,有23個省份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時,將最終的目標設定在與省域內考生的考試錄取問題上,無差別或無特別限制性對待。

  這22個省份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福建、內蒙古、山西、陝西、江蘇、廣西、雲南、四川、重慶、甘肅和海南。

  只不過有些省份對這種無差別對待,提出了前提條件。比如海南省則需要考生有6年學籍,其父母有6年社保、6年居住。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應該確定的基本原則,一是就地高考、就地錄取,另一個是所有學生平等錄取。

  但是有些地方實行的就地高考、異地錄取,以及有限開放高職院校錄取或三本錄取,這就是設置門檻的做法。

  當然,政策也是考慮到當地生源利益和外來生源利益的平衡,比如廣東,本身是一個生源大省,但資源少,如果沒有足夠的高考指標協調,當地考生肯定會反對無差別放開,我想廣東的這種限制,也是出於如何將高考指標協調到位並進行銜接的考慮。

  4 借考服務

  北上廣提供借考服務

  目前,北京、上海和廣東等流動人口比較密集的省份,在方案中均提出非戶籍人口“借考”的做法,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的“高考”。

  比如上海提出,對不符合上海普通高校招生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待教育部出台相關文件”規定、經學生戶籍所在省份同意後,可在滬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借考,由學生戶籍所在省份負責錄取。

  而廣東則提出,自2014年起,對不符合在廣東報考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經戶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可在廣東借考,但須回到戶籍所在省(市)參加錄取。

  【解讀】

  熊丙奇:不太贊成借考的做法,異地高考,就是異地借考,就地錄取。如果推行借考,必須要有國家來主導,教育部門要出台有關“借考”的具體文件。

  目前,不同省份間的考題可能不一樣,考分也會不一樣,如何進行換算?而且借考也涉及到各地錄取指標不同、教育資源不均衡和質量不同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借用這種差異,到教育質量高的地方高考,回到教育質量並不高的地方錄取,這對當地考生也未必公平。另外,借考操作起來可能也比較麻煩,對家長和考生而言,還不如回到原籍考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