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考古學家發現秦都雍城版“故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2 15:38:43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北京故宮是明清等朝皇帝的辦公與生活之地,而兩千五百年前秦國的王公們在哪兒辦公和生活呢?最新考古表明,在秦都雍城新發現的一處“寢廟一體”的三進式院落建築,可能就是秦公們辦公與日常生活的地方。

  新華社報道,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亞岐說,在秦都雍城遺址東區的考古勘探中,最重要的一個發現就是一處殘長186米的“寢廟一體”三進式院落建築,它“前朝後寢”的組合式格局,既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雍城城址中區馬家莊發現的朝寢建築外形相似,又與其東的岐山鳳雛村西周時期宗廟遺址四合院式的組合相似。堪稱北京故宮與天壇等的“複合體”。

  地處陜西鳳翔的秦都雍城是秦國在由西漸東發展過程中的九個都城之一,建都290多年曆時19位王公,是除咸陽之外最重要的一座都城。經考古學家近80年的工作,秦都雍城遺址勘探出總分佈範圍達51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園、國人墓地和郊外宮區組成。自2012年開始,考古工作進入細部內涵的了解。

  據介紹,這處“寢廟一體”的院落建築系組合式結構,顯現“五門”“五院”“前朝後寢”的組合式格局。根據文獻記載及參閱相關研究,這組建築由外及裡可釋為五門、五院,有屏、門房、廂房、前殿、大殿、寢殿、回廊、偏廂房、階、碑、闕等建築單元。

  田亞岐說,這一發現初步顯現出秦早期是傳承周制,同為寢廟合一模式,後來發展成廟、寢分開且平行,也就是雍城遺址中區的馬家莊宗廟建築。這一發現為探討秦國都城內禮制建築的淵源、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