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報:中國國企讓西方企業害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6 17:01:23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搜狐援引華爾街日報報道,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全球競爭方面,企業的國有性質可能帶來的更多是阻礙,而不是助益。BCG說,這一點對中國的國有企業來說尤其如此。而此前,有批評人士認為,國有企業成功的部分原因在於,它們所獲得各種生產要素的成本被人為地壓低了,這其中包括資本、電力和勞動力等等。

  BCG列舉了一系列原因來解釋為何國有企業無法在全球市場中游刃有餘:它們只在本國市場擁有相對競爭優勢;它們通常無法與客戶的需求合拍;它們不會很好地管理人員;在跨國併購方面,它們更加傾向於規避風險;以及它們在國外遇到的政治阻力。

  以下是文章全文,原載於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國有企業,以及支持它們在全球增長的不公平補貼,已經成為西方跨國企業和全球自由貿易參與者害怕和厭惡的對象。

  批評人士認為,國有企業成功的部分原因在於,它們所獲得各種生產要素的成本被人為地壓低了,這其中包括資本、電力和勞動力等等。

  不過,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全球競爭方面,企業的國有性質可能帶來的更多是阻礙,而不是助益。BCG說,這一點對中國的國有企業來說尤其如此。

  2006年以來,BCG每年都會編製一份來自新興市場的100家“全球挑戰者”(Global Challengers)名單。上榜企業都正在向海外擴張,目標是成為各自行業的全球領導者。該名單上的國有企業數量一直在穩步減少:今年僅有26家,相比之下,2006年為36家。與此同時,私營企業的比例在增長。

  BCG列舉了一系列原因來解釋為何國有企業無法在全球市場中游刃有餘:它們只在本國市場擁有相對競爭優勢;它們通常無法與客戶的需求合拍;它們不會很好地管理人員;在跨國併購方面,它們更加傾向於規避風險;以及它們在國外遇到的政治阻力。

  BCG的報告說,為了在本國之外獲得成功,國有企業需要吸引人才,承擔風險,發展成功的商業模式,並緩解市場中主要利益相關者的擔憂情緒。

  沒有出現在BCG的名單中並不總是意味著國有企業已經失敗。這可能意味著,它們在國內更容易賺取利潤。例如,作為受到保護的壟斷企業,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仍然是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它未能進入今年BCG名單的原因很簡單:沒有足夠的驅動因素促使該公司在全球擴張。

  這對於想要進入中國龐大電信市場的跨國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區運營的西方企業可能會因此鬆一口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