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實現“中國夢”必須跨越的另一座大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8 00:57:35  


13日上午,北京霧氣彌漫,能見度極差。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6日載文《霧里看花何時了》,摘要如下:

  濃濃的霧霾,昨日籠罩了上海。分明是艶陽高照,但陽光偏就是無法穿透灰蒙蒙的雲層。居高遠望,高樓大廈仿佛都穿上了一層灰色薄紗,恰似霧里看花。

  過去一周,中國中東部地區的數十個城市,就是這樣的一片朦朧。不過,對著這猶如古典詩詞中意境的朦朧之美,生活在其中的民眾,不僅是無心欣賞,還憂心忡忡。與此同時,中國大面積地區遭遇十面“霾”伏、空氣污染指數爆表、發布最高級橙色預警等等的新聞報道,占據了主流與網絡媒體版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標題,無時無刻不挑動著民眾的神經。

  即便是在微博上寫詩作詞自嘲者,也不經意流露出心中的不安:“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

  空氣污染問題,困擾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國民眾已經多年。根據專家提供的分析,此輪灰霾天氣持續如此長時間的主因,是大氣污染物擴散條件差和空氣濕度大這兩個不利的天氣條件。

  至於灰霾天氣的形成,則是因為PM2.5濃度高。有專家認為,以燃煤為主的中國能源結構,以及大量的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是灰霾天氣形成的罪魁禍首。其他配角是高污染企業的廢氣排放、工業化和城鎮化大規模建設的揚塵等。

  然而,這些分析,對健康長期遭遇不同程度霧霾天氣威脅的民眾而言,其實已經是老生常談,徒然加深心中的無奈,只能高唱“霧里看花何時了”。

  至於中央及地方政府啟動的應對措施,還是依樣畫葫蘆,難見新意。例如北京下令涉及建材、冶金、化工等高污染企業停產、空氣污染最為嚴重地區的黨政機關停駛三成公車,中小學停止學生戶外鍛煉活動;湖北武漢要求建築工地減少揚塵,嚴格監管企業煙塵排放;河南鄭州對城區主幹道進行衝洗,每天增加兩次灑水降塵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