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美國亞太戰略新看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8 10:03:16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再平衡戰略”是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推出的重大對外戰略舉措之一。儘管在提法上美國政府幾經變更,從“重返”亞洲,到“戰略東移”,再到2012年初的“戰略再平衡”,但其核心含義始終如一,就是在國際力量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美國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將相對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到對美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亞太地區,維持美國在這一地區的主導權,分享這裡因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應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

  人民日報刊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倪峰的分析文章稱,從美國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來看,重視亞洲並不是從奧巴馬開始的。二戰後,美國在這裡擁有眾多基地,大量駐軍,並建立了以美日、美韓、美澳同盟為核心的雙邊同盟體系。冷戰結束後,從老布什到克林頓總統,也未忽略過亞太地區。

  “戰略再平衡”突出特點在於以下幾點:首先,亞洲政策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權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成為其主攻方向。其次,此次所謂“戰略再平衡”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整體性,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三個方面全面鋪開。第三,在“戰略再平衡”過程中,美國不僅充分挖掘在這一地區的“存量”資源,而且還在擴大“增量”方面下足了功夫。第四,在實力相對不濟的情況下,美國充分施展所謂“巧實力”。

  文章指出,奧巴馬第二任期有意在亞太地區進一步有所作為並進行適時的調整,未來的美國亞太政策可能呈現三種基本的趨勢:

  從過多、過深地介入中國與某些周邊國家的領海和領土問題轉向尋求與中國進行非接觸性競爭。介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盾是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重要的抓手之一,但這種手法對美國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美方意識到,介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海和領土問題,並採取具有明顯偏向性的立場,不僅向有關國家發出了錯誤的信號,而且還大大增加了將美國自身捲入衝突的風險,最終傷及自身。為此,奧巴馬政府在第二任期推行“戰略再平衡”的過程中有可能繼續介入爭端,但在介入的程度上持相對謹慎的立場,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將美國的盟友和夥伴更多地推向前台。美國將利用自身龐大的戰略力量優勢為其做後台支撐。

  從注重太平洋向太平洋—印度洋兩洋兼顧的方向轉變。奧巴馬第一任期重返亞太的核心是太平洋地區。無論是奧巴馬競選連任後對緬甸的歷史性訪問,還是國務卿克林頓和國防部長帕內塔聯袂出訪澳大利亞,所訪問的地點都耐人尋味,無論緬甸和澳大利亞都是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國家。奧巴馬政府將從更廣闊視野即兩洋戰略角度謀劃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布局。

  文章最後說,從集中展示軍事和外交力量轉為更加強調經濟手段。奧巴馬第一任期,“重返”在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三個方面全面鋪開,但從效果上看,軍事和外交上的效果比較明顯,經濟問題成了“戰略再平衡”一個相對的短板。奧巴馬第二任期有可能下大氣力爭奪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主導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