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專家:“青春期”中國遭遇“更年期”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1 09:14:53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倪峰在一個論壇上發言稱,“再平衡戰略”是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推出的重大對外戰略舉措之一。儘管在提法上美國政府幾經變更,從“重返”亞洲,到“戰略東移”,再到今年年初的“戰略再平衡”,但其核心含義始終如一,就是在國際力量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美國遭受兩場戰爭和金融危機重創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將相對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對美國未來發展最為至關重要的亞太地區,維持美國在這一地區的主導權,分享這裡因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應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

  從美國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來看,重視亞洲並不是從奧巴馬開始的。二戰後,美國在這裡擁有眾多的基地,大量的駐軍,並建立了以美日、美韓、美澳同盟為核心的雙邊同盟體系。冷戰結束後,從老布什到克林頓總統,也未忽略過亞太地區。而此次“戰略再平衡”與以往相比最突出特點在於,首先,亞洲政策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權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成為其主攻方向。其次,此次所謂“戰略再平衡”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整體性,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三個方面全面鋪開,齊頭並進。第三,在“戰略再平衡”過程中,美國不僅充分挖掘它這一地區的“存量”資源,如加強傳統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關係,而且還在擴大“增量”方面做足了功夫,這其中包括改善與東盟國家的關係、進一步加強與印度的戰略合作,並推動美國緬甸關係實現突破。第四,在實力相對不濟的情況下,美國充分地施展所謂的“巧實力”, 在手段上推陳出新,其中包括充分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存在的問題,介入爭端把水攪渾;利用TPP消解中國在地區經濟一體化中的影響與作用。

  美國所有這一系列舉動,正在亞太地區持續發酵,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周邊環境。首先,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它將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戰略的主攻方向並全方位投入資源勢必極大地影響這一地區權力結構,從而使有關國家都不得不根據環境的改變而調整其對外和周邊政策。其次,中國的周邊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美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向周邊集結、地區軍備競賽呈上升趨勢,中國與周邊一些國家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斷被點燃、激化。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美國的所謂“戰略再平衡”也面臨著許多內外牽制。首先,金融危機對美國實力造成很大衝擊,外交和軍事上的投入大為縮水,美國對外戰略的意願與能力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其次,中東形勢依然十分複雜,阿以問題、伊核問題、阿富汗問題、敘利亞問題、恐怖主義問題以及此起彼伏的反美主義浪潮使得美國在其中左支右絀,其敏感神經被牽制,戰略精力被牽扯。第三,亞太國家不願“選邊站”。現在中國已經是周邊大多數國家最大貿易夥伴和主要相互投資夥伴,“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才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本質。它們普遍不希望中美之間發生嚴重碰撞,從而被迫在其中“選邊站”。

  總之,面對美國“戰略再平衡”的種種舉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所帶來的風險和戰略壓力可以逐一破解,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將將遲早轉化為世界各國發自內心的共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